型戰機在大角度俯衝時必定加速,無論如何也跟不上滑溜的殲-17的。而且小飛機的保護色在大地的背景下起作用了,在高速飛行中是很難進行目視跟蹤的,更要命的是地面的防空導彈對付此時的大黃蜂,命中率大幅度提高了。美軍損失了2架大黃蜂后,不敢再如此追逐小飛機了。
臺軍在海上也損失不菲。凌晨2艘大型登陸艦冒著煙被拖回臺灣,大概要報廢了,這可是從美國租來的,還得賠錢呢。10點鐘時,在戰區西部海域的聲納浮標探測到海下有2聲巨響,這裡可是臺軍的2艘“海豚”級潛艇的警戒區,P-3立即趕去,發現海面浮上了機油和雜物。招來“海鷹”直升機,撈起了臺軍的軍帽,再以主動聲納與潛艇聯絡已經杳無音訊了。臺軍總部得報後,再三權衡還是不再派遣潛艇去戰區了,因為“敵人太狡猾”。可是他們也不想一想,既然不敢與大陸的潛艇在海中決鬥,耗巨資買回來幹什麼呢?看來只是為了安慰臺灣的民眾。
臺軍陸戰隊在“大黃蜂”、F-16和“眼鏡蛇”的支援下,動用坦克、步兵戰車、各型火炮掩護步兵向馬延市和周邊的郊區和山地衝擊。14:00時臺軍拼湊的第二波登陸艦隊又把近2千人的陸戰隊送上了海灘,一時間臺軍聲勢大振。而且登陸艇的利用率也很高,回程時可以帶走700多傷亡官兵,至於150多沉入海底的只能列入失蹤者名單了。到傍晚時,臺軍再付出了5百多傷亡的代價,終於把聯軍壓縮到一塊2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陣地。這裡密佈坑道和地堡,地形十分複雜。臺軍的傷亡驟增。
此時臺灣軍方受到了國際和島內輿論的巨大壓力,東南亞各國嚴厲抨擊臺灣出兵入侵菲律賓領土,殺害島上的平民,摧毀民居。菲共拍攝的臺軍暴行的錄影,透過我國的衛星電視和全球網路向全世界傳播,當然也有民兵奮起抵抗的場面。臺灣當局根本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有什麼理由跑到菲律賓殺人放火呢?邦切總統率領菲律賓民選政府此時已遷到新加坡去辦公了,強烈譴責雷亞佐引狼入室。並駁斥了臺灣當局的濫言,臺灣出兵前,巴士海峽並沒有出現海匪打劫的事件,有菲律賓海軍的巡邏艇在巡邏保護商船。在臺軍入侵伊特巴亞特島後,菲律賓的巡邏艇被迫返港,海峽附近的海域戰火紛飛,難道航行的船舶更有安全感嗎?
這些輿論在臺灣島內引起了很大反響,但不足以制止臺軍的行動。臺灣當局甚至認為只要儘快剿滅伊特巴亞特島上的共匪,一切反對意見都會終結,也許會召開祝捷會呢!可見“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千真萬確的真理。臺島民眾關注的是作戰的進展,因為當局告訴他們,這次是應菲律賓“政府”的邀請去伊特巴亞特島肅清“共匪”,以確保巴士海峽,這條重要國際航道的安全,這當然是一件“義舉”。而且有強大的美軍航母叢集的支援,在美軍猛烈的導彈和空中打擊下,島上的“共匪”必將土崩瓦解,因此要求民眾全力支援軍方的作戰行動。
可是那些游擊隊經過美軍一晝夜的打擊,似乎並未“土崩”,更未“瓦解”,倒是大名鼎鼎的美軍武庫艦“土崩”到海底去了,“海上恐龍”戰列艦雖未瓦解也差不多了,據說只能拉到拆船廠去了。臺軍更倒楣剛出手,被列為“寶物”級的2架預警機、4架F-15就被幹掉,它們的作用曾經被臺灣的資深軍事專家吹噓為臺灣的支柱。而2艘從美軍租來的巨型登陸艦更是被定義為抗擊大陸共軍登陸的神奇的“逆登陸”主力,可惜剛進行“正登陸”就變成了兩堆廢鋼鐵。此時,臺灣民眾連找一個“資深軍事專家”都難了。
等傍晚時分大批傷員和屍體運回島內時,在民眾和輿論引起的反響要遠遠超過那些裝備的損失。陸戰隊可是臺軍的精英啊,對方不就是一些“土匪”嗎?就算美臺都在強調大陸軍方介入了菲共人民軍,可是大陸並未派遣他們強大的空軍和海軍到菲律賓去啊。臺灣的輿論彷徨了。可是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呢。
18:30暮色蒼茫之際,中菲聯軍的大反擊開始了。這一時機的選擇是很考究指揮官功夫的,美軍3個航母叢集的戰機約240架,至少要留40架保衛艦隊,能出擊的也就200架,現在它們既要打擊伊特巴亞特島的人民軍,又要支援菲軍對北呂宋的剿共,組成了3個機群已經應接不暇了,好在菲共還沒有空軍。所以全部戰機為對地攻擊裝備。現在64架F-18從伊特巴亞特島返航,下一波64架F-18、4架EA-6電子戰機離這裡還有50公里。此時對地攻擊由16架臺軍的F-16擔綱。登島臺軍的主力有2千多人在坦克、佈雷德利戰車和火炮的支援下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