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荒芾�肧-17,就必須自己運來這一類重型防空導彈。先遣的6個人已經暫時控制了二處的指揮中心,但那裡不僅有導彈部隊的2百多官兵,而且有1個排的陸戰隊。董上校率領一個組突擊“箭-2”系統,Z-14剛著降,基地各處就響起了警報。由於先遣組控制了指揮中心,印軍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於是武裝直升機首先向那些營房發起攻擊,一下直升機突擊隊員分組向各處印軍發起攻擊。在突擊衝鋒槍、槍榴彈的猛烈打擊下,分散的印軍根本不知道要幹什麼,沒有得到上級的確切命令,他們當然不敢去消毀這些導彈系統的。很快就被全部消滅了。S-17那裡也幹得同樣漂亮,完整地奪取了系統。

印東部軍區參謀長接管了指揮權,開始組織武警部隊、陸戰營和陸航集團軍的部隊首先奪回機場,否則北方的快速部隊無法機降,總部已經在組織增援力量了。他們擁有輕型坦克、步兵戰車,發揮人多勢眾的優勢分4路向機場發起突擊行動。就在這關鍵時刻,我軍的電子戰勇士終於透過遙控讓基地的電話總機癱瘓,此時有線電話和無線電話已經合成在一個系統中了。印軍的指揮已經混亂,更要命的是我軍的增援部隊已經到了。

最先到達的自然是16架“飛豹”它們的最後3分鐘是大開加力的,25分鐘就掠過了450公里的空間,它們安照陸一夫的指揮呼嘯著撲向了4路正在發起攻擊的印軍。它們的狂猛火力絕對不是倉促上陣的印軍所能抵擋的。僅僅過了1刻鐘2架QY-8就到了,它們不到40分鐘就越過420公里的空間,這2座“空中炮臺”的到來終結了印軍的反擊。而且此時一批繳獲的BMD戰車和潘哈德戰車陸續到達,很快在機場周圍佈下了環形防禦陣型。另一批戰車則湧向了防空導彈陣地以加強防禦。

此前在海上已經進行了一場空戰和反艦戰鬥。當混合機群接獲出擊命令時,印軍兩棲艦隊的上空有174中隊的8架米格-21,它們前出80公里,而且4架在15000米上空防範隱形小飛機,4架在8000米高度警戒,它們的機載雷達俯視的距離號稱有80公里,實際上70公里都不到。自然不能發現200公里遠的我混合機群,反而將自己的距離、方位、速度等資訊顯示在“天眼通”雷達告警器的顯示屏上。不久印軍也得到了基地遭襲擊警報,但軍區並無權改變行動計劃,艦隊仍在以14節的最高速度前進。當16架殲-10從低空逼近到距米格機70公里時,猛地拉起機頭繼續高速逼近,直到65公里時“天眼通”才響起了報警聲,米格機和現代級的雷達幾乎同時跟蹤到它們。率隊的大隊長殷誠中校命令立即發射了R-77遠端導彈夾擊它們,仍然採用指令指導,然後全體開加力繼續追殺。

印軍的米格機不能掛載重型空空導彈,而現代級的SA—N—17防空導彈的射程僅為38公里真是愛莫能助。帶隊的印軍中隊長薩克裡少校大吃一驚,對方不但在數量上,而且在效能上也佔了優勢,一方面向基地報警,一方面想回逃到現代級的防空火力圈內。不過此時“庫格馬”號現代級驅逐艦的艦長賈欣斯中校已經被指定為艦隊司令官,他命令米格機繼續與對方周旋,以爭取時間。基地的增援馬上會來的。薩克裡無奈地命令俯衝攻擊,他們必須逼近到35公里才能發射R-73導彈。可惜尚未到達發射距離,自己的導彈報警機已經發出了尖叫,並顯示是2枚夾擊的。嚇得這批“菜鳥”魂飛魄散,只顧逃命了。按理說米格-21機體輕巧,低空效能也極佳有逃命的機會,可惜此時他們正在高速俯衝,轉向極為不易,前方又有強敵迎擊。結果就沒有懸念了。

此時2艘現代級又陷入了危境,每艘都受到4架飛豹的圍攻。以“庫格馬”號來說,它有2座單臂導彈發射架,備有48枚射程為38公里的SA-N-17防空導彈,配有6部末端制導雷達,可以同時攔截6個來襲目標,這樣的火力密度已可與“宙斯盾”系統一比高下,而在超低空攔截效能方面,SA-N-17甚至超過了“標準”導彈。問題是現代級始終是以反艦見長,它沒有相控陣雷達以實施區域防空,防空導彈的射程也不再適應新一代的空射反艦導彈。“飛豹”逼近到45公里處首先是各發射了一枚C804模擬彈,這4枚導彈採用低-高-低的攻擊方式。現代級的防空系統很快就探測到這4枚“白蛉”導彈,知道敵方發動了導彈飽和攻擊,立即切換到自動控制方式,發射SA-N-17攔截,同時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也處於待發狀態,此型近防炮也是非同小可的攔截武器,單炮射速為5000發/分-3000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