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佔優勢”的話產生了疑慮。直升機上下來的自然是曾友君大將一行。
當閃光燈頻頻閃起的時候,軍樂隊奏起了軍樂,在鉅艦的桅杆上升起了大將的將旗。曾友君大將接受遠征艦隊司令官羅國海中將、兩個航母群司令官的致意。這一刻在電視機前觀看實況轉播的我國青年有多少人熱血沸騰啊,他們希望自己也能有這一天,能站到那個位置上。
中印兩國軍方的全權代表將共同簽署“中印停止海上衝突協議”,以結束這場海上廝殺。
海軍的全軍覆沒教訓了狂妄的印度高層,使他們明白印度還遠沒有做好與中國攤牌的準備。這場衝突最終把索拉雅政府推下了臺,現在由人民黨的納亞拉瓦內閣在執政。納亞拉瓦的新政府是10月22日上臺的,新總理聽到的報告讓他涼到了腳底心:海軍已全軍覆沒,空軍的新銳戰機也所剩無幾了;中國人牢固地控制著維沙卡帕特南和果阿二個基地,印軍的反擊戰毫無成果可言;陷入斯里蘭卡的9萬印軍不但無望消滅普雷馬卡吉總統的政府軍,甚至也消滅不了斯共的人民軍,現在斯國北部的泰米爾地區基本上已經落入斯共的手中;為了支援庫馬爾的護教軍和普欣特的“民兵”,政府還得往尼泊爾投錢,但願那裡不是個無底洞;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又蠢蠢欲動…
分析下來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如何體面地結束這場衝突,否則所有的問題都無從談起。經過種種的幕後策劃,11月4日納亞拉瓦發出了一封至中國國家主席王剛的公開信,大意是,…我國海軍的一些官兵8月6日採取極為錯誤的行動,在公海擊沉了貴國的一艘商船,造成了人員的傷亡,還扣押了倖存的船員。我代表印度政府正式向貴國致歉,並將以正式的方式向貴國人民致歉,賠償一切損失。印中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應該陷入長期的衝突之中。希望主席閣下能與我一起維護前輩政治家建立的印中友誼,謀求兩國的共同發展…云云。
納亞拉瓦自知沒有尼赫魯那樣的威望,可以在戰場上輸得一敗塗地的時候還嘴硬。作為老奸巨滑的政客,他採取以退為進的手法試圖減少印度的損失。儘管媒體發出了一片鼓譟,抨擊他是向敵人投降,打擊了印度軍民計程車氣。奇妙的是議會沒有人提出質詢,甚或不信任動議。印度的資深政治家認為這一定能打動中國人的心。
第二天我國就發表了王剛主席的覆信,大意是,…贊同閣下結束印度挑起的這場衝突的意願。只是現在談論“中印友誼”還為時過早。我國前輩政治家為了推動中印友誼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可惜沒有得到貴國政治家的響應。即使在中印邊境的停火,也是沒有條約和協定作根據的。貴國海軍挑起這場衝突是得到“舉國”支援的,閣下領導的人民黨並未作出維護中印友誼的實質性行動。當前務實的做法是透過正常的外交途徑進行談判來結束這場衝突…
在印度國內除了引起右翼勢力的又一浪鼓譟外,印度的政客總算明白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足以支援王剛的強硬態度。納亞拉瓦政府只得發出停火談判的請求。
王剛又給了波諾馬廖夫一個面子,時隔1年多,11月10日中印兩國的代表再次藉助俄國提供的會場開始了談判。當然仍然是預備會,談論如何展開停火談判?本來印度人已經不像上次那麼“糊塗”了,談判應該是順利的。可是在“談判地點”上卡了殼,海上可沒有一條實際控制線,到那裡去建帳篷呢?即使造一條船也不知道往哪裡停啊?外交人員當然不缺乏智慧,雙方同意各出一艘戰艦,輪流到對方的戰艦上談判。至於戰艦停泊在什麼海域又讓印度人煞費苦心,最後終於確定在加爾各答的外海開闢一個“安全區”,除了談判的戰艦,可以各派2艘護衛戰艦參加。
雙方第2個大問題是,中方同意談判不涉及斯里蘭卡和尼泊爾的戰事,但是必須包括馬爾地夫的那批在果阿的難民的處理。經過激烈的爭論,印方眼看無法動搖中方的立場,只得同意此項。
居然能在一天之內搞定這些細節也實屬不易,所以正式談判得以在13日就開始。正在維沙卡帕特南活動的遠征艦隊,立即派出了廣州號兩棲指揮艦在兩艘東方級導彈驅逐艦的護衛下威風凜凜地疾馳談判海域。可憐印軍已經派不出象樣的戰艦參加談判了,那些“德里”級、阿格拉級、克什米爾級不是沉入海底就是在我軍手中,為了起降代表團的直升機只能讓一艘在加爾各答造船廠剛完成改造的直升機中轉平臺“錫拉瓦薩”號-實際上是一艘大型滾裝船-作為談判場所,至於護衛戰艦隻能讓2艘倖存的“科拉”級來擔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