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
作者:衛華
第一章 風雨中華
第一節 貴人初出
東方的中國是一頭睡獅,請讓他繼續沉睡吧。
——拿破崙
臺北時值公元二00六年初夏。
陽明山畔的一座別墅。主人是臺灣大名鼎鼎的軍情界元老,儘管他在多年前已退隱山林,掛著一個“總統軍事顧問”的頭銜,可是憑藉他在軍情界的一批掌握實權的學生和部下,仍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他早年在美國西點軍校一畢業就回國追隨蔣經國,深得蔣氏父子的賞識。他為人精明練達,在軍界和情報界均有建樹,尤其是熱心培養和提拔後起之秀,這在擁擠不堪、傾軋頻乃的臺灣軍情界,正是獨樹一幟,對蔣經國又極為忠心,因此在軍情界,一直身居高位。即使蔣氏父子過世,臺灣政局大變,也未能動搖他的地位。
今天是他的80大壽,賓客如雲。不過此刻在一間小客廳裡,圍主人而坐的6位客人,談興正濃,沉重的木門隔絕了外面的喧鬧聲。在座的均是臺灣軍情界的要員,他的老部下和門生,有臺“海軍參謀長”章君嚴上將、臺第八軍團司令許欣海中將、海軍第一軍區司令焦來興中將、第4陸戰旅旅長邢寅峰准將、屏東空軍基地司令雷世舟少將和情報系統高階主管林俊彥,還有地方上的金門防區司令官古英夫少將、馬祖防區司令官許義平上校和澎湖防區司令官劉志宏少將。“正平”貿易公司總裁宋治中是原海軍副司令,前幾年已退役,也是俞老的老部下。臺灣的軍界是十分尊重傳統,又是十分封閉的一個武裝集團,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當年蔣氏王朝從大陸逃到了臺灣,更加認識到軍隊的作用,為了確保這個命根子真是費盡心機。蔣介石在臺灣為各支部隊建立了一個個軍事大院,來臺的軍人及其家屬全部是實行供給制。大院內小孩子可以一直讀書到高中,以至於在50年代鬧出笑話,一個軍人的小孩走到街上指著一個穿花衣服的姑娘好奇地問媽媽:“她的衣服怎麼不是綠的?”軍官的升遷、軍人的補充也基本是在這個***中。直到60年代中期,中上層軍官中幾乎沒有臺灣當地人,基層軍官甚至士官中也是鳳毛麟角。在蔣經國當政的後期,考慮到臺灣所謂的“當地人”佔了總人口的70%,為了緩和島內的矛盾,擴大國民黨的統治基礎,開始大規模地提拔臺灣省出身的人員。在軍隊內部也開始培養當地人進入領導層。其實此時國民黨來臺已30年,當年來臺的大陸各地的人,男性要多得多,透過聯姻,組合企業等經濟活動,與祖居臺灣的人士已經相當融洽。誰知蔣經國大力栽培的呂屯奎一上臺,卻開始了一項極大的陰謀,企圖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投入日本人的懷抱。
從此臺灣島上展開了一場不見硝煙的殊死搏鬥,其重點就是軍權。出於對蔣經國的崇敬,俞老在一開始還是支援呂屯奎的,但是不久就發現呂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人。俞老究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立即提高了警惕。表面上不動聲色,暗中卻嚴加防範。最厲害的是透過林俊彥的情報系統的秘密網路把自己掌握的部隊串聯起來,組成互相保護的力量。對呂屯奎企圖以自己的所謂的“本地人”來排擠“外省人”安排,更是採取採用種種手段來阻擊。有時是架空呂的親信,有時以經濟誘餌把他的親信調動到油水大的職位。在呂屯奎策劃的“二代武器整備計劃”中,甚至不惜製造“事故”把呂黨的一些精幹人員清除掉,然後在事故報告中指出高技術兵種人事變動太劇烈,導致指揮混亂是事故頻繁的主要原因。對外當然是推在美國供應的武器質量問題,藉此還可以要求美國提供更先進的武器。不過呂屯奎在當政的後期已有所覺察,所以讓他退役。後來臺灣的時局也有反覆,但這位俞老不愧軍情界的高手,在處境不利時表面上收縮力量,實際上始終抓緊情報系統這個核心。
直到孫諸餘當政後把他重新聘為總統軍事顧問,再次逐漸“收復”被呂屯奎奪走的部分軍權。由於孫諸餘的上臺,是與呂屯奎妥協的結果。呂仍掛著“資政”的頭銜,掌握著不小的實權,例如“國防部長”李佑民就是呂的死黨。俞老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他基本架空。這幾年來藉助一系列的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計劃,例如安邦計劃等等,這些表面上是研製和裝備計劃,暗中卻是各方大展拳腳,既撈經濟的好處,又是撈實權的機會。俞孫一派在海軍十年兵力整建計劃中得分最多,因為俞老早先出身於海軍,藉機安插了不少親信,並鞏固了在南方基地的勢力。到如今基本上已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軍力奪到手了。
兒子俞之斌陪坐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