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第十節 人民戰爭

以前在宣傳上對“人民戰爭”的有偏差,似乎要發動人民戰爭,就要“全民皆兵”,就是搞全面“軍事化”。實際上軍事化在經濟領域推進的結果一般都是低效率的。只有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才適用全民軍事化的模式。至於西方輿論把“人民戰爭”的理論貶低為“人海戰術”,那更是偏見和誣衊。實際上大多數國家在進行戰爭時,都在努力爭取民眾的支援。在二次大戰中日本軍國主義者還在國內大肆鼓吹“一億玉碎”呢,竭力把民眾捆綁在他們的戰車上。

第二次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一開始,政治局就認識到這場戰爭的規模決不是1962年時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能比擬的,四十多年來,中印兩國的軍力、國力和國際地位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只有展開全民動員才能奪取最後的勝利,只是出於外交的需要,雙方表面上沒有宣戰,都只是宣佈實施區域性的戰爭動員。實際上雙方都已展開了全面動員。例如,王剛主席親自參加了義務獻血,帶動全國各地都掀起了“為前線負傷戰士,請貢獻您的熱血”的熱潮,每位獻血者都可以得到一份有軍委主席簽章的證書。在城市和鄉鎮的各個獻血點無不排起了長隊。然而動員在更深的層次上緊張地進行著。

國防部會議廳6月10日

在作戰的大政方略確定後,王剛放手地讓總參和前指的指揮官去執行了。他完全信任曾友君、鍾惠民、郝志剛等這些老戰友和老部下們,更信任年副總理的協調能力。他和劉部長則全身心地投入戰略層面的工作,經與軍委委員的商量,確定當前面臨的二大問題:一是在軍工系統立即實施戰時動員,組織好先進武器的批次生產。二是做好周邊和友好國家的外交工作,爭取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援。

在2007年10月底王剛召集了有關空軍的發展工作的推進會後,年副總理提議建立一個航空工作委員會以常年推進航空工業的大發展。航空工業的發展對我國的國力和軍力的增強是太重要了,政治局決定如同當年推動“二彈一星”那樣成立航空工作委員會來推動航空工業的發展。王剛任名譽主席,由年副總理任主任,有總裝備部部長、空軍司令員、民航總局局長和資深的航空專家等參加。現在年副總理在拉薩主持前指的協調工作,今天由王剛親自主持召開了工作會議,議題是加強戰機的研製和生產,以適應前線的需要。此時,民航總局局長已經由一位原空軍的副司令員出任。

首先由空軍司令員彙報了自衛反擊戰中戰機的損毀情況。戰爭是殘酷的,即使獲勝的一方也將付出慘重的代價,當然像美國攻打巴拿馬那樣的戰爭要除外。在開戰的二週中,我空軍的戰績是極為可觀的,在空戰中以164:258遙遙領先,在對地攻擊中至少摧毀了180架印機,防空部隊又擊落了69架。在50年後又產生了12位空中英雄,其中的超級空中英雄創下了擊落9架敵機的記錄。可是我軍總共也損失了218架戰機,而且由於初期重型戰機的出動量大,遠端出擊的任務多,當然也與初戰的經驗不足有關,殲-11系列、飛豹和殲-10新銳戰機損失了172架。殲-7、殲-8的損失相對較小,它們大都承擔防區警戒任務或截擊任務,而且效能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為了初戰的勝利付出這個代價也是值得的。

不過後果也相當嚴重,我軍新銳戰機損失了20%。而且難以彌補,裝備部的報告指出,一開戰在俄國的採購團立即提出了一份整機、發動機和渦輪的龐大采購單。可是俄國經平衡後,答應在1個月內交付20架蘇-27、10架蘇-30、4架蘇-35;60臺AL-31、AL-37發動機;100副渦輪。並非俄國不想要美元,任何國家也不會在和平時期維持大量生產定型戰機的體制,如果不打仗而且沒有人買這令空軍大失所望,這還不夠補充損失的,就更別想增加了。當然我國的生產廠也得開足馬力才能讓這些發動機、渦輪裝上整機。

“引進”還是“自研”尖端武器對於一個大國從來就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引進可以加速軍力的增長,蘇-27買進來,空軍的空戰能力“立竿見影”就大幅度提升了。而研製先進戰機在我們這個基礎不深的國家,將是一個十分艱苦又漫長的歷程。可是一旦面臨大規模的戰爭,即使是印度這樣不算太強的對手,而且供貨商還算守中立,就已經產生了如此嚴重的問題,弄到必須最高統帥出面來解決。可見,如果對“引進”達到依賴程度的話將更可怕。好在我國高層能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尤其是王剛主政後,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來推進重型戰機的國產化。蘇-27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