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以超音速飛行,速度是直升機的三倍。但是空軍沒有該機的飛行員,海軍卻有不少。要立即貸款購買50架給空軍,海軍先把飛行員劃給空軍,然後再大力培訓新的飛行員。戰爭結束後,海軍不但可以增加一大批“海鷂”垂直起降機,而且得到了一大批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我們自己的LCA輕型戰機生產線和米格-29、蘇-30和“美洲虎”戰機的組裝線必須加緊生產和組裝,以補充戰機的損耗。”

聽了他們二人的分析,索拉雅總理的臉色好多了,她說道:“軍事上的事我完全交給各位將軍了。卡辛達外長立即赴歐洲,請英法二國的貸款條件優惠些,我們可以從他們那兒多買些戰機。海軍要把最優秀的“海鷂”戰機的飛行員暫時劃給空軍。這裡要明確,戰爭一結束,這批飛行員連同新購買的“海鷂”戰機全部歸還海軍。我認為美國人既然願意透過英國來暗中支援我們,我們應該多買些“海鷂”機,把美國人拖得更深些。

“我將親自出面動員海外僑民更多地捐款,這樣可以多買些俄國戰機,終究我們的飛行員最熟悉俄製戰機。

“既然我們已經滿足了軍方的要求,我們的敵人也明確了。那麼我要求你們也兌現諾言,在3周內收復克什米爾全境,一個月內至少把中國人趕回去。你們能保證嗎?”

在場的將軍們看到政府如此全力支援,紛紛表態,一定如期結束戰爭。

中印和印巴之間的大廝殺,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第二天,中印第二次的邊界衝突成了世界輿論的焦點。雖然一致對中國軍隊奇襲所取得的驚人戰果讚歎不已,但大多數評論員和戰略分析員並不看好中、巴雙方。

美國的智囊-蘭德公司的高階研究員勃蘭德斯基的分析文章較有代表性,下面摘錄幾段:“中國軍方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再次對印度動手了。與1962年時完全不同,由於印度率先對巴基斯坦發動突然襲擊,受到國際社會的抨擊。因此,中國不會受到什麼人的譴責。而印度卻一下子陷入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中國軍方出手不凡,戰役佈局極為精當,完全符合現代戰爭的規範,先手摧毀印軍的防空系統,一舉擊毀了戰區的全部5架預警機,有2架居然還是在地面基地上受到大批防空導彈保護的呢。在奪得戰區制空權後,精心組織了集中而強大的兵力和空中打擊力量,竟然一舉全殲了駐守在堅固基地上的印軍精銳-第八整編山地師。這一點再次教育了人們,任何堅固的工事在高強度的空中火力打擊下,都是不堪一擊的,一架卡-50N“灰狼”上的126枚火箭彈足以摧毀一個炮兵陣地,一枚1千磅重的鑽地彈可以鑽透3-6米厚的混凝土工事,深入內部再爆炸,武裝直升機上的一枚反坦克導彈足以摧毀一個堅固的火力點,掃雷火箭彈一瞬間可以為步兵開闢一條進攻的通道。在輪番的連續打擊下,守軍如何堅持呢。人的神經根本承受不了如此恐怖的摧殘。

山區的複雜地形對掌握制空權的一方極為有利。由直升機垂直輸送的特種部隊,可以阻截任何企圖透過險峻山路的增援部隊。印度的守軍將有一段艱難的日子要熬呢。

但是任何初期的勝利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中印雙方差距極大的後勤條件。儘管西藏的公路系統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有很大的改善,中國的空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後勤能力遠遠不能維持這麼高強度戰爭的物資消耗。各種情報顯示,中國已在一線部署了4個集團軍,一個空降軍,4個獨立師和一個突擊師,總兵力將超過20萬,僅以這些兵員計算,以每天每人200公斤的消耗量,一天就要4萬噸。如果中國人經過多年努力在前線儲存了20萬噸物資,也不過能維持5天的高強度攻勢作戰。物資從拉薩運往前線就和從北京運往拉薩一樣困難。前線部隊的消耗根本得不到補充。

戰機的油料消耗更是驚人,青藏鐵路至今未能修到拉薩,從格爾木到拉薩的輸油管每天只能輸送400噸油料,根本不夠它們“喝”的。即使中國人全部使用電動汽車,電又從何而來?還是要用燃料來生產出來的。印度軍隊則幾乎完全不存在後勤問題,人員損失和物資損失很快就能得到補充。…

中國軍方的最大敵人還是自然界,從拉薩通往前線的道路系統在雨季幾乎是完全癱瘓的,而雨季至遲6月底就要降臨到這塊世界最高的、道路最險峻的地區了。中國人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到時候就得撤軍。但是印度人是否會再次忍受“恢復”到戰前的狀態呢?這是任何人都沒有把握的。…”

文章的結論是:“中國人救不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