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年節
說起輔公佑,就不得不說說杜伏威。在隋末大大小小的義軍中。杜伏威帶領的江南義軍江淮軍在當時的勢力不亞於瓦崗李密、河北竇建德,而且,這支部隊專門跟皇帝的禁衛軍打仗,並打的驍果軍節節敗退。杜伏威就是打出來的首領人物,在隋末的義軍首領中,其名聲一點不亞於江北的任何一個人。
杜伏威和輔公佑是拜把子兄弟,輔公佑是哥哥,但杜伏威卻是領導者。兩人開始的時候還是均分權柄,可杜伏威的威望漸漸超過了輔公佑,輔公佑或許是不敢違逆,或許是自願,總之,江淮軍的大權最後掌握在了杜伏威的手裡。
杜伏威在江南橫行了幾年後,發現自己無法問鼎中原了,因為中原的勢力一個比一個強大,隨著大唐把江北大的割據勢力全部收拾了,杜伏威也做出了一個決定:歸依大唐,與其被人家收拾了,不如主動示好,換取後半生的平安生活。
武德五年的七月間,秦王李世民還在收拾河北山東的亂攤子時。盤踞江南的杜伏威帶著一家老小來到長安,向李淵表示臣服。李淵對杜伏威的到來也很是得意了一陣子,不僅邀請他一起坐御榻,賜杜伏威吳王稱號,還在武德六年將杜伏威拜為太子太保,併兼行臺尚書令。
不僅把杜伏威的地位安置的比親兒子齊王李元吉還高,李淵還將杜伏威的心腹兼義子闞稜任命為左領軍將軍。李淵也用實際行動暗示杜伏威和他的手下,只要你們真心投向了大唐,我就不會讓你們吃虧。杜伏威很清楚李淵的暗示,故此,一邊在長安寓所裡大門不出二門不入;一邊派人尋找道士煉製丹藥,擺出一副萬事不管,一心向道的姿態。
只是,有人願意就此享受榮華富貴,比如杜伏威,而有人卻不甘心屈居人下,一定要位居人上,比如輔公佑。所以,杜伏威甘心到長安去做人質,把整個江淮獻給李淵,輔公佑卻不甘心,江淮軍和江南的地盤,原本也有他一半的功勞。
杜伏威掌握江淮軍大權的時候,輔公佑基本上被架空,說話也不怎麼管用。眼下杜伏威離開了江淮軍,離開了江南,輔公佑感覺到機會來了。機會的確來了。大唐連連在河北山東等地用兵,突厥人又頻頻入侵找大唐的麻煩,大唐朝廷上下沒人有精力顧及江南這邊了,於是,輔公佑在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後,殺了杜伏威留下掌握軍權的義子王雄誕,把江淮軍掌控在手裡。有人有兵有馬有地盤,輔公佑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便在武德六年的八月,公然打出了自立的旗號。
江南這番大鬧,在李淵的預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預料之中的是作為造反起家的他,根本不相信品嚐過權力滋味的人肯主動放棄權力,因此,他從來沒放鬆過對杜伏威和江南義軍的監視;預料之外的是,李淵沒想到最終發動的人不是杜伏威和他的義子王誕雄,而是在他和杜伏威看來已經被架空權力的輔公佑。
雖然領頭人物出乎意料,但李淵早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很快就把李孝恭派上了用場,並將一直在嶺南的李靖和齊州的李世積派了過去。這兩個。一個可以帶領數地的水軍順江而下,一個手中掌握有數量不少的陸上精英作戰部隊,可謂水陸大軍齊備,外加一個打仗能力不亞於李世民的親王坐鎮中軍,這一仗,應該不算難打。
李淵想的好,三李的組合也的確強悍,唐軍一路上基本順風順水地拿下一個個局點,其他各路人馬的進攻也算順利。可江南複雜的地理環境還是讓唐軍的進攻速度大受影響,從九月一直到十二月,依舊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勝利不會來的太快,這點李淵還是心知肚明的,雖然一直在發文催促,但李淵並沒有真正去催前方將士。而李建成在武德六年的十月就返回了長安,他得協助前方將士做好後方的事情,比如各地糧草徵集,協調各地駐守兵力等等。
武德六年的十一月初,忙活了幾個月的李淵在的確江南輔公佑不會成為真正的威脅後,終於鬆了一口氣,帶著幾名寵愛的嬪妃,來溫泉宮了。
“女兒參見父皇。” “臣李瑛拜見陛下。”
遠遠看到出來迎駕的李秀寧和唐瑛等人,李淵忙命太監上前傳旨免了她們的叩拜,把人接到御駕上。御駕入門而未停,直到進了內宮的正門,方停下。
緊緊握住愛女的手,李淵心裡在發抖,李秀寧更瘦了,比五月回到長安的時候還瘦,他都不用仔細看。僅從這隻手腕上就能感覺到李秀寧生命的衰竭。強迫自己在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李淵捨不得放手似的一直拉著李秀寧的手,走到了內宮正殿之上。
“回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