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自己,至於要問什麼,他奉行了你不問,我不說的對策,站在李世民身邊一言不發。
“叔寶告訴本王,王英是瓦崗寨裡出來的人,李兄是瓦崗寨的老將,跟王英也很熟吧。 ”
李世勣沒想到李世民開口問的居然是唐瑛,他愣了一下,才回答:“是。 可以說,末將是看著王英長大的。 ”
“哦?”
“他上瓦崗寨的時候不到十一歲。 一晃也好多年頭了,唉。 ”
李世民點點頭,李世勣的回答和他從秦瓊、程咬金那裡聽到的一致:“他那些年一定很努力吧?本王知道,那樣一手神箭不刻苦練不出來。 ”
“是地。 他才到瓦崗寨的時候。 又瘦又矮又弱。 這樣的小孩,卻是每天天不亮就開始鍛鍊自己,練的那樣辛苦,讓人看著都心疼。 ”回想起當年,李世勣也不由地唏噓。
“本王相信。 ”李世民淡淡地說:“只是,本王看來,王英和你們的關係都不一般呀。 他與秦叔寶和程咬金之間有送母之義。 與你之間也應該有些瓜葛吧?本王覺得,依他的個性。 也不應該默默無聞,為什麼……”
李世勣腦門上冒汗了,他小心回答:“他雖然刻苦用功,卻很低調。 他和別人不一樣之處在於他不在乎功名利祿,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一切都只是為了報仇。 即便在瓦崗寨中,與他熟悉地人也寥寥無幾。 末將只是有幸成為其中之一。 翟讓曾經想過讓他出來帶兵,一來是覺得他年齡還小,二來他自己也不肯。 李密到瓦崗後,這孩子看不起密公,縮在末將等人的身邊,抵死也不肯出來,所以在瓦崗軍,他不算有名氣。 ”
李世民呵呵一笑:“他竟真看不起李密。 他跟李兄如此隨意,想必是李兄當年不忍心見他受苦,從旁邊指導了他不少功夫吧?”
李世勣暗中鬆了口氣:“是,末將等幾個人都有出力。 末將和單雄信、翟讓都指導過他練武,邴元真教他讀書識字。 王英天賦極高,不僅學會了我們幾人地長處。 已經有過之了。 這孩子率真,講恩義,為人很好。 ”
李世民嗯了一聲:“本王就喜歡他的率真,也喜歡他的為人。 ”
李世勣小心地問:“他此番怎會隨您而來?”
“怎麼?你也知道他回鄉之事?”
李世勣點頭:“當年末將歸唐之時,曾想帶著他,被他拒絕了。 洛口倉的田地,是邴元真離去前給他安置的。 這孩子講義氣,舍不下那些殘疾弟兄,寧願回鄉種地。 一年前他來黎陽找我買陳糧,說是在洛口倉釀醋賣。 故此。 我才對他突然出現在您身邊而奇怪。 ”
“嗯,本王也聽秦叔寶說了。 所以本王才一定要留他在身邊。 ”李世勣的回答與秦瓊的稟報很一致,把李世民心中僅存地那點疑雲給打消了。 對於李世勣的問題,李世民卻只是模糊地回答了一聲,他不能告訴李世勣,王英是被秦瓊騙過來的,他不想在屬下面前丟面子。
李世勣聽出了李世民話中的迴避,也不再追問,他想知道,去問唐瑛和秦瓊都行:“秦王若能將他留在身邊,絕對是好事。 ”
“你與秦叔寶都這樣力薦他,可見王英有絕對的真才實學,本王不會虧待他的。 ”
“多謝秦王。 ”李世勣躬身表示感謝。
“李兄不必與本王如此客氣。 講講竇建德吧,他們到虎牢多少天了?都有哪些動靜?到底有多少兵馬”
“夏軍到了十四天了。 他們來到此處後,就發現我軍早有準備,連試探性的進攻也沒有,就開始修建防禦工事和竇建德的臨時行宮。 末將打探過了,竇建德帶了十萬多一點地人馬,加上王世辯手上的近十萬人馬,總數達到二十萬以上。 ”
李世民冷笑:“還真下了本錢。 走,陪本王看看虎牢的地形。 ”
將虎牢關裡裡外外巡視遍後,李世民又跟李世勣談了談唐軍的防禦體系,又將自己的人馬視察了一番後,才回到屋裡用了飯。 此時天色已經過了晌午。
看李武收拾了碗筷,李世民突然想起了唐瑛:“李武,王英在哪兒?”
李武一愣,想了想:“沒看見他。 會不會還沒起來?”
李世民笑了笑,又想了想才問:“秦將軍沒找過他?”
“沒有。 倒是見李總管在那邊站了一會兒就走了。 ”
李世民本想讓李武把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