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竹筍可以成為村民的食物,也能夠製成筍乾出售,換取收入;各種竹子又能夠為村民們的竹製品提供原料,增加村民收入。

尤其是鏡湖景區開發之後,村民們更是從竹林中獲取了更多的利益。筍乾、竹蓀以及各種竹製品備受遊客青睞,銀杏村大部分的家庭在過去的這個春天起碼從竹林中收穫了三五千。

在竹林的外圍,不少村民開闢了一些山地,用於種植玉米、紅薯、木薯等粗糧。一般是留著喂牲畜、家禽。

不過由於今年以來村民們有了更多的收入來源,這些山地基本上就不太受重視,很多都丟荒了。

只有蕭晉昌因為妻子的哮喘比較費錢,兩個兒女在縣城讀書也花費不小,仍舊堅持在竹林邊的山地上種植了五畝多的玉米。要不是他今天中午過去巡視即將成熟的玉米。還真的不會有人發現野豬的蹤跡!

竹林距離蕭家老宅將近三公里,還好沿途都是綠樹成蔭,天上熾熱的太陽照不到,不然這段距離也夠嗆。

隊伍中,除了蕭晉昌這個領路的,外加蕭風這個打醬油的傢伙,其餘的都是銀杏村有名有姓的老獵手,比如蕭六爺之類的。

在八十年代之前,銀杏村的村民除了耕種村子周邊的土地之外,另外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進山打獵。那時候基本上銀杏村的青壯年都是好獵手。獵熊殺虎不在話下,在生產效率極低的年代,狩獵這項活動養活了銀杏村的老老小小。

只不過,隨著各種動物保護法以及封山育林政策的不斷貫徹,進山打獵逐漸被禁止了。

在銀杏村周邊,不少少數民族村寨因為特殊的民族習俗,可以保留一定的狩獵指標以及獵槍等狩獵工具,但是銀杏村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