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玄玄乎乎三個字,太宗君臣商量了半天,也沒整出什麼頭緒。同時,民間又有讖言歌謠傳入內廷:“當有女武王者”――“女”了半天,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心多惡之”,總有不祥之兆的種預感。
唐太宗朝君臣關係十分歡洽,一天晚上,李世民在內廷宴請心腹武官多人,飛觴仰飲,大家好不痛快。喝到一半,為了使氣氛更加融洽、歡快,太宗令諸將作酒令,各自報出自己兒時的小名,以此作引,以博戲樂。輪到左武衛將軍李君羨,這位將軍長身虎鬚,一臉絡腮,自報小名:“五娘子”。
話言剛落,殿內的武將們笑成一片,東倒西歪。太宗初聽李君羨的小名時也不禁發噱:“何物女子,如此勇猛!”
電光石火之間,太宗面色忽然一變,低頭沉吟。當然,與宴的諸位武將,包括李君羨自己在內,均未注意李世民當時面部表情的變化。美酒醉人,皇帝又是主人翁,天大的面子,誰能不盡醉方休!
李君羨,洺州武安人(一個“武”),封武連郡公(兩個“武”),時為左武衛將軍(三個“武”),值守玄武門(四個“武”,玄武門是宮城最重要的咽喉要地,因此有數次宮廷政變都在此處發生,包括洛陽宮的玄武門,均是“制高點”),當然,最要命的,當屬李君羨小名“五娘子”——“女三昌”、“女武王者” ——莫非正是這位身為皇家禁衛軍的李姓武將?
太宗宴畢,退至寢殿,細思李君羨為人。此人也是武藝絕倫之輩,本屬王世充貼身侍衛官(驃騎),因討厭王世充的為人,潛結數人從洛陽城中潛出,投靠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太宗引為左右,從討劉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戰必單騎先鋒陷陣,前後賜以宮女、馬牛、黃金、雜彩,不可勝數。”
就是這樣一個武功蓋世、一心事唐的壯士,神勇與尉遲敬德、秦數寶相匹的猛將軍,恰恰因為自己當年的一個小名“五娘子”,使得太宗皇帝浮想連翩,夜不能寐。
“會御史奏(李)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相為不軌,遂下詔誅之。”史書為尊者諱,給人一種李君羨倒黴,有人牽告他。其實,肯定是太宗李世民殺心頓起,為後世天下計,派人誣引,殺掉了這個他認定符合讖謠中的“女武王”的將軍。人要倒黴,禍從天降,李君羨將軍正是這種倒了八輩子血黴的晦氣包,一人被殺不說,株連三族。上百人頭落地,起因竟在於兩三句的“歌詩讖言”。
沒過幾年,聽說工部尚書武士鷿女兒貌美,時年十四,太宗一時興起,召小姑娘入宮破瓜。女孩圓臉大眼,媚笑動人,太宗名之為“媚娘”。嚐了幾口,也覺平平,胖丫頭肉緊腮圓,雙目炯炯,不是太宗喜歡的那種溫柔型別,但畢竟是高祖李淵老友武大叔的女兒,怎麼也得給個“才人”封號。恰恰是這個武才人,才真正是那個應諺的“女武王”。日後,數百上千李姓鳳子龍孫,皆被這位當時的肥胖閨女弄死。她還化唐為周,差點讓唐朝三世而亡。
茅廬初出——武才人與太宗、高宗的父子“情緣”
說起武則天,筆者想起那位“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少女劉胡蘭。看客至此,可能大有曬然之意:武則天和劉胡蘭有什麼關係,難道這位女皇帝也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然不是,武則天嗎,生的很胖,死的很差。老武與小劉的共同之處,在於兩個人皆是山西文水縣人,真正的老鄉。文水縣因境內有文峪河而得名,西依呂梁,東靠汾河,春秋時名平陵,戰國時稱大陵。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篡唐,自立“周”朝,便改自己老家為“武興縣”,武興者,武氏由此興也。中宗復辟,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仍改回文水縣。可見,文水地氣,總是養育女英傑,不是出乎其類,就是撥乎其萃,連十五歲小姑娘,鐵血錚錚,楞是自己躺進大鍘刀下為“主義”獻身。
武則天當皇帝后,大肆宣揚其父武士鷿“興唐”的功業,其時,武老頭在隋煬帝大業末年只是幷州文水小地方的一個“鷹揚府隊正”,即當地派出所一個所長。由於“家富於財”,高祖李淵“行軍於汾、晉,每休止其家。”也就是說,當李淵還是隋臣時,就常因公事四出巡視時,歇在這位武“所長”家。偏偏這位土財主“頗好交結”,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唐公李淵,乃當今聖上大表哥,往他身上使銀子,肯定不會白瞎。
眼見武“所長”很懂事,每次住他家,又獻銀子又獻當地好閨女來“孝敬”,李淵很喜歡這個土財主。隋煬帝詔命李淵為太原留守,這位唐公一高興,就把這位小縣的“隊正”提拔為“行軍司鎧”,一下子撈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