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園,卻不會讓人有煞風景之感,整體畫面是十分自然和諧的,彷彿千年之前就是這樣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城堡的肅穆質感,添上了幾分柔和與親切。在一般的城堡建築中是很少見的,包括更著名的溫莎城堡,因為,這是謝採的手筆。既不改變特伯樂城堡作為王室守護者的風格,又融入了中國的園林天人合一的味道。令我十分惋惜,如此人物,卻不能向他討教一二。
與建築外部對比,主堡大廳便相形見絀了。那只是一個巨大的裝修奢華的客廳,大廳的頂部很高,裝飾有大片彩色玻璃窗,不過可能是歲月婆娑的原因,有些地方的色彩已經脫落了,顯現出幾分歷史的滄桑感。大廳頂還裝飾有各式豪華的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吊燈十多盞,假如全部開啟的話,大廳裡面肯定是纖毫畢現。在一排豪華沙發的後面,是一個大大的壁爐,想必在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夜,主人和客人在熊熊的壁爐前喝著咖啡,促膝交談,其樂也融融。總的來說就是,就是普通西式城堡的宏大和豪華。透過寬廣開闊的面積,令人生畏,這是很多建築常用的手法。透過豪華氣派的裝飾,引起其他貴族的共鳴和尋求認同,展示特伯樂家族的實力。
愛麗絲·特伯樂是人精中的人精。
第一次拜訪,她是在主堡大廳接待我,然後,親自帶我們在城堡走了一圈。之後,她每次都是在花園招待我。
我有些驚訝,因為以她招待我的態度之親近喜愛,她並不是瞧不起我,如果她真的瞧不起我,她乾脆不邀請我來就好了,那麼,她是發現我對花園的偏愛了嗎?我從未提起我對花園的偏愛,第一次逛城堡時,也注意控制自己的表情處處表達驚歎和讚美。
有一次,我佯裝不經意的提起這個問題。
結果,她哈哈大笑,難道你不是真的更喜愛我的花園嗎?
我大窘,這是不可反駁的事實。薑還是老的辣,我太嫩了。
於是,我更喜歡到特伯樂城堡拜訪了。既可以欣賞我喜愛的風景,又可以吸收學習很多東西。
我對花園的喜愛並非全無道理的中國情結,一般西方人走到這裡,是不會發現他的不同之處的,但我以前是學旅遊的,對中國園林多少有些瞭解,一眼看去便找到了熟悉感。
特伯樂城堡的花園可以明顯看出西方園林設計的輪廓,但在細微之處又被中國花園的精緻補上了。
花園的外圍選擇用竹編的籬笆而不是精雕細琢的大理石或鏤空的鐵欄,很是質樸,這衝談了大廳的堂皇富麗,使人更能迴歸大自然。
走進花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綠幽幽的草地,草地之間分佈著對稱形狀的的花圃,或新月,或滿月,或三角形,或英文字母形,或不規則的形狀。(這種佈局很西方的,雖然內容很中式。普通的西式草地是修建整齊的小草,草地中的圖形是硬性剪出規則的對稱的灌木,但謝採用花圃取代了可憐的灌木。中國的園林講究渾然天成,迴歸自然,天工妙成,儘量消除匠氣。而西方的為了追求整齊對稱,留下太多人工刻畫的痕跡,是中國園林設計的大忌,但西方人講究人定勝天。這是文化差異。)
花圃裡面種著各種花草(多是來自中國的),長短交錯,紅綠相映,或矜貴,或嬌弱,或端莊,或嫻靜。花圃旁邊或置石或立碑,說明品種與產地。每種花草都被照顧的很好,看得出來,主人是下足功夫的。最令我開心的是這裡種有各式我最愛的蘭花,嬌弱稚嫩的小蒼蘭、時刻微笑的蝴蝶蘭、含蓄內斂的文心蘭、典雅秀氣的蕙蘭和高潔淡泊的劍蘭。(你說我當初取筆名怎會沒想起我最愛的蘭,而找了個菊字呢?可見,即使是取名無能,也不應該翻字典決定的。)
當愛麗絲知道我喜歡蘭花後,微微嘆息:“你果然和他很像。”那位他是誰,不言而喻了。看著那些蘭花,想象與愛麗絲初遇的謝採的風采,應該是如蘭般溫和秀雅的君子吧,如此人物,可惜不能向他討教一二,否則,定會受益不淺。我也跟著惋惜地嘆了口氣。
(注:西方文學所講的花園,一般是指那種純種草,再搭建一些玩樂休閒的裝置,如鞦韆之類。當他們說花圃才是指種花的地方。但把花園和花圃合在一起的也不是沒有,只是少見。)
草地上修建了很多長廊和涼亭。廊柱都是羅馬風格的,少雕琢,多巨柱,恢宏大氣,走在其間,令人易生心胸開闊之感,通風透光,給人遍體舒暢之感。不似中式的那種一曲三折、重重疊疊、庭院深深的感覺。
涼亭水榭卻十分精緻,是一種細膩如蘇繡的感覺,像是蘇州園林的小巧秀氣,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