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江然興奮的說道:“江先生,你開始策劃的廣告植入方案成功了。我這半個月拿著你剪輯的電影片段跑了近二十家公司,在今天終於完成了全部電影計劃中的十份植入廣告。”
江然聽了後,很感興趣的問道:“十份植入廣告都談妥了,具體條款怎樣?”江然這段時間把主要精力放在電影拍攝上面,植入廣告方面的事自從剪輯了一段電影片段後,就沒有在插手了,他相信劉立偉的能力,現在看來劉立偉確實沒有辜負江然的信任。
“江先生,因為這種在影視作品中植入廣告的事沒有先例,所以這些公司雖然答應在《夜店》中投放廣告,但廣告價位不高,平均下來接近一萬每秒,全部電影十個廣告,總共獲得廣告收入八十二萬,先期支付一半的費用,到公映結束後,要求本港票房必須達到五百萬,才能得到另一半款項。”
劉立偉雖然嘴上說價格不高,但是其實心裡對這個價格已經滿意的不行了,畢竟《夜店》這不電影連發行宣傳一起的投資預算總共才一百六、七十萬,及時將來票房不達標,在電影還沒有製作完成的時候,就可以收回四分之一的成本了,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到時候只要票房達到二百萬,再加上錄影帶發行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了,而二百萬的票房在現在香港的電影市場環境下,憑藉燃楓的發行能力和幾個主演的號召力,劉立偉覺得完全可以輕鬆可實現。
江然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劉立偉說道:“八十幾萬的廣告預期收入,雖然有附加條件,但是已經不錯了,我們電影總共才一百多萬的投資,而且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主要是積累經驗,為今後電影製作和廣告植入摸索經驗。”雖然江然在後世聽說過很多電影電視只是廣告收入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大量盈利,但是現在畢竟不是後世,所以江然對劉立偉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滿意。
《夜店》在上映之前透過廣告收入收回四分之一的成本,使得江然在電影成本方面的壓力減輕了很多,電影的拍攝也越發順暢,到十月二十日的時候,電影的大部分拍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現在我們拍攝電影的最後一條,大家用點心,我們爭取一條過,好了,現在開始!”江然在開拍前對劇組人員說道。
隨著江然的話場記進場打板,攝像機開機,演員入鏡,一切都有條不絮,直到江然的聲音再次響起。
“停!這條過了。現在我宣佈《夜店》正式殺青了!”在全劇組人員期盼的眼神中,江然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