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做主持人?”
“是啊,邱先生!燃楓把江先生做主持人這一項作為節目的看點和噱頭,他們的想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江先生沒做過主持,很可能使得節目效果適得其反。”
邱德根對於江然自己走到前臺做主持人的做法非常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江然億萬身家,原來自己導演電影就不說了,畢竟江然的財富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電影得來的。但是現在居然去做一個美食節目的小小主持人,這算怎麼回事。
不過邱德根雖然對江然不顧身份去找節目主持人不以為然,但是在他看來把這個作為節目的噱頭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可以一開始就挑起觀眾的好奇心,打響節目的知名度。
“小明,我覺得燃楓的這個策劃還不錯,反正我們現在自身的資金不是很充足,而和燃楓的簽約又是對賭協議,就算這個專案失敗了,對於我們電視臺的損失也不大,要是成功了,那我們雙方都有好處。”
聽見邱德根這樣說,徐小明識趣的不再提反對意見,而是應和著說道:“邱先生說的也是,那我下去後就給燃楓答覆,答應專案立項。”
燃楓接到亞洲電視的回話後,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節目的拍攝,其實整個節目的拍攝非常簡單,只是需要幾輛車,兩個主持人和幾個跟拍的攝影人員就可以搞定了。
節目的拍攝雖然簡單,但是每一期節目的前期準備卻一點都不簡單,因為江然希望在節目中出現各種對比衝突。
比如富人飲食文化和平民飲食文化、東方菜餚和西方菜餚,甚至與一種食材的不同烹飪方法進行對比。
江然這樣的要求,就使得工作人員需要在節目的前期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對於香港各種大大小小餐廳酒店進行踩點了解,上到星級酒店,下到路邊攤,都是節目組可能的錄製目標。
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除了要了解香港的各種餐廳酒店外,還必須要了解備各種菜餚的製作過程,以及他們在製作中需要的食材。
畢竟江然在現場品嚐食物,或吐槽或讚揚,你總得言之有物吧,不提前瞭解食物的製作、食材以及相應的飲食文化和特性,評價食物優劣的時候,怎麼評價?
“嗯,這菜好吃!”
“那道菜太難吃了!”
“這菜看起來好漂亮哦!”
“那道菜黑乎乎的看起來都沒食慾!”
江然敢保證,要是在他節目中大量的使用這樣的詞彙來評價食物,那麼在一集過後,節目組基本也就差不多該散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