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就此事責罰門下,繼續道:“廣成子有落魂鍾、雌雄寶劍、掃霞衣,後來又將取自冥河老祖的三品血蓮賜給他;太乙徒兒有九龍神火罩、乾坤圈、混天綾、金磚還有鎮洞寶蓮;王小鼎有斬仙劍;懼留孫有捆仙繩,道行天尊有降魔杵。赤精子有陰陽鏡、水火峰、八卦紫綬仙衣。文殊廣法天尊有遁龍樁;清虛道德真君有攢心釘、五火七禽扇;普賢有吳鉤寶劍。
唯獨你空無一寶,孑然一身,唯有一隻仙鶴作為坐騎。
不是為師嫌你出身妖族,根骨不佳,而是另有緣故一眾弟子不免左右相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元始天尊何意。
黃龍真人被說到痛腳之處,難免憶起失落的歲月,悲從心中來,痛哭流涕道:“望師尊賜教!,小聖人歷經萬劫,不生不滅,即便天地毀滅也不會皺眉,道心恆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獨與道存。
如今被黃龍真人散發出的心酸氣機所感動,亦是鳳目發紅,法口一開,震盪寰宇。
“為師乃是一教之主,自身道義卻是需要傳承,你的各位師兄、師弟如今各有自己大道法則需要參悟,唯獨你卻是聆聽為師教誨,按部就班,沒有習得任何繁雜法門。
即便是爾等大師伯賜下的道德法門和你三師叔通天教主的殺伐之術。”
說到這裡,眾仙心中愧疚,知道元始天尊一眼就看出了眾人身上除了玉清仙氣之外還修行了其他玄門法術。
其中有紫色氣息的太清道德術,黑白二色的太清太極兩儀術,青色的截教殺伐,甚至懼留孫、文殊廣發天尊和普賢真人還有淡金色的佛門法術。
獨獨只有黃龍真人身上一身純淨的玉清仙氣,乾淨純粹,雖然少了幾分靈動,但是根基厚實,穩固在大羅金仙后期,也不輸於眾仙。只是神通稀少,戰鬥力不佳。
天尊也不理會面容發紅的眾仙,繼續言道:“即便是爾等大師兄,也是身兼數家法門,精通各教神通,堪稱極大成者,只是不為我之道統傳人。
他有他的道,爾等亦有爾等自己的道,為師不能強求。
唯獨黃龍你,即便為師厚此薄彼,也沒有絲毫怨言,封神大劫之中事事出頭,為我玉虛宮爭顏面,為師看在眼裡。
你百折不饒,看似愚鈍,卻是執著,大智若愚,卻是為師最佳的道統繼承人。
今日為師就將三寶玉如意賜予你,望你好生參悟,光耀門據”。
在一眾闡教金仙既嫉妒又佩服的奇異眼光下,黃龍真人喜極而泣,顫巍巍的接過闡教至寶三寶如意小正式成為元始天尊道統繼承人。
“黃龍拜謝師尊,必定不負師尊厚望。一定努力修行,揚我玉清威名”。
這股誓言感天動地,一時之間天地有感!
第210章諸聖各思
二龍真人號稱是五赤道人,亢法寶小無法力小開弟子小址”兒頭腦、從無勝績,每戰必敗,因此在才俊眾多的玉虛宮來說著實是一異數。
那玉虛宮掌教元始天尊乃是開天闢地無災無劫之無量聖人,道祖鴻鈞座下弟子,曾經在分寶巖收取了數不勝數的寶物。
以至於門下金仙個個身懷先天至寶,威力超群,威震洪荒!
獨獨黃龍真人乃是妖族血脈小再加上元始天尊一向對巫妖二族不待見。使得旁人以為元始天尊厭惡黃龍真人,對其刻薄無比。
唯有一向沉默寡言的玉鼎真人熟知其忠厚秉性,不時相助,才使得黃龍真人在闡教還算有一席之地。
但是在洪荒眾仙之中卻是默默無名,甚至被別人提起來不乏恥笑和譏諷。
聖人神通廣大,洞曉天機,有心探查之下,無物不現其蹤跡,此事根本瞞不過洞察秋毫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卻是億萬年來不聞不問,以真於黃龍真人在闡教地位尷尬,甚至一些師侄的隨身法寶都比他豐厚。
任誰輪到這種地步,難免有“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的念頭,像燃燈一樣,叛道入佛。另投他門。
只是黃龍真人勤勤懇懇,始終不渝,依舊不改初心,急公好義,事事為闡教著想,此舉最終獲得了元始天尊的認可。
守得雲開見月明,黃龍真人被賜下闡教掌教至寶三寶如意,地位一下子空前的提升起來,堪稱闡教第一人,不在慈航之下。
元始天尊這一動作,相當突兀,堪稱天外神筆,無人能夠洞悉其所思所慮,以至於給了眾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就在黃龍真人接過三寶如意之時。闡教氣運開始斗轉,出現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