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被送到了長安。李世民在一面囚禁李佑於內侍省,一面著人調查謀反之事。
在這期間,如何處置李佑,成了一個問題。到底殺或是不殺?
“呵呵,李佑此次恐怕是必死無疑了!”李承乾坐在几案之後,端起酒盞對下座的眾人說道。言語之中,分明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是啊!”座下之中,那杜荷輕嘆一聲,將手中酒杯放在几案之上,“謀反大罪,可非同一般啊!齊王殿下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唉,也不知這齊王如何做想,這舉旗自立一事,非同小可,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往往需要綢繆數年,數十年,方才能有足夠的實力。這齊王竟然在砍了權萬紀後便匆匆舉旗起事,如此焉能不敗?”
李承乾冷笑一聲:“哼,就憑他那副草包樣也想學做起事?就算是齊州城沒亂,恐怕李績大軍一到,便會立刻煙消雲散!”
賀蘭楚石連忙舉酒笑道:“那是,還是殿下雄才大略,若是殿下站在齊王的位置之上,定能一舉成功!”
說這話時,賀蘭楚石和對面的杜荷交換了一下眼神。
李承乾聽罷,卻是沒有訓斥賀蘭楚石,而是驕矜的一笑,似乎默然了這話。
“對了,殿下,那日你安排小人做的事,小人已經辦好了!那人收了殿下的東西,還拍拍胸脯,說是保證讓殿下滿意!”賀蘭楚石忽然想起了李承乾交代他辦的事情,當初出言說道。
聽到賀蘭楚石的這個訊息,李承乾不由喜形於色:“真的?那李安儼答應了?”
旁邊的杜荷一聽見李安儼的名字,頓時向李承乾抱拳道:“恭喜殿下,如今這李安儼接受了殿下之饋贈,以後陛下只要有任何對殿下不利的舉動,都可以由這人提前告知殿下!實乃是為殿下添一雙目啊!”
這李安儼乃是是右屯衛中郎將。在李世民與李建成爭位之時,這李安儼乃是李建成東宮六率中的一名郎將。後來李建成爭儲失敗,敗於玄武門,這李安儼拼死抵抗,領麾下將士數次衝擊玄武門。後來歸順李世民。李世民念其在玄武門事變中忠心護主,令其執掌部分宮中禁衛。
有這樣一個時常跟著李世民的人做為耳目,李承乾確實能瞭解第一手資訊。
“呵呵,殿下,那李安儼還有一封密信要求小人呈於殿下!”說著,賀蘭楚石從懷中摸出一封信來,雙手奉上,交與李承乾。
李承乾疑惑的開啟信封,草草看了一眼,便笑道:“哼,孤還以為這李安儼有什麼密話要說呢,想不到還是老調重彈!”李承乾有些不屑的撇撇嘴,“這些話漢王和侯尚書都已經說過了!”
將手中信件一揮,扔在杜荷的几案之上:“他勸孤效法齊王,還說願意同謀此事!”
杜荷看了一眼信上的內容,低頭笑道:“也不知這李安儼是不是真的糊塗了,竟然將這種信送到太**中,難道就不怕被人給翻出來?不過這些話的確是老調重彈了!”
賀蘭楚石沉吟片刻,說道:“可是是這李安儼故意送來給殿下的吧!這樣一來,也算是徹底將命賣給殿下了!”
李承乾眼中露出一絲喜悅來:“哼,看這李安儼還挺識趣的,那孤成功之後,定不會少了他的一份功勞!”
在這李安儼送密信之前,早已經有人勸說李承乾舉旗起事了!還信誓旦旦的說要好好幫他!說這話的人很多,但是,對李承乾影響最大的還是兩個人。
第一個乃是侯君集。李承乾從賀蘭楚石處得知侯君集因沒有受到重用,心頭鬱郁,默默寡歡。於是自己喬裝了一番,和賀蘭楚石一道去見了侯君集一次。就是那那次見面的時候,李承乾提出讓侯君集也幫忙看著李世民的舉動,若是有什麼不利於自己的行為,即刻告知。
侯君集當即舉起右手:“此好手,當為殿下用之!”
李承乾聽出其中隱含意味,當下大喜,連忙拜謝。
侯君集卻又說道:“陛下深愛魏王,恐殿下有庶人之禍,若有敕召,宜密為之備!”
李承乾聞言,頓時默默不語,半天之後,起身對著侯君集一個長揖:“還望大將軍指教!”
侯君集呵呵一笑,撫摸著頜下鬍鬚:“好說,好說!”
另一名勸李承乾謀反的人卻是漢王李元昌。李元昌與李承乾年紀仿若,相交甚好。李承乾常常與李元昌朝夕同遊戲,分左右為二隊,李承乾與李元昌各統其一,被氈甲,操手槊,佈陣大呼交戰,擊刺流血,以為娛樂。由此可見二人交情。李元昌也是提出了李泰對李承乾東宮之位的威脅,勸李承乾先下手為強。最後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