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疾可以漂石者,勢也!’借勢而為,戰則必勝。第四,從地理位置上講,這高昌城乃是我大唐收復伊吾之後的西域第一鎮,且北通突厥,東連鐵勒,南臨大唐,實為戰略要衝之地。若是大軍攻取此處,則無論是突厥、鐵勒,還是西域諸國,盡皆俯首!”
李世民點點頭:“允文說得不錯,若是攻取了高昌,就等於在整個西域、草原紮下了一顆釘子!”
“至於不利條件嘛,其一,高昌距長安萬里,來回一趟便需兩月,且其間多有磧漠,茫茫千里,不見人煙,沒水源,沒有草料。夏則酷熱如火,冬則鐵衣凍裂,條件之惡劣,比起當年之吐谷渾之戰,亦是遑不多讓。其二,如今駐守隴右之軍乃是左衛阿史那社爾,此人曾與高昌有舊恨,若是由他為主帥,恐城破之日,片瓦不存,有損我大唐仁義之名。所以臣建議另派大軍與之合兵一處,共討高昌。”
此言一落,李世民更是面露贊同之色。
“聽得允文這樣一說,朕伐高昌之心,更是堅決了!明日朕便要在參謀院召開會議,討論此事,也聽聽藥師等人的意見!哼哼,區區高昌,竟敢襲我大唐使臣,此仇若是不報,朕有何面目面對天下子民!”
說道後面殺意凜然。
感受到這股強烈的殺意,張允文不由暗念道:“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就在李世民下定了討伐高昌的決心時,在西域的焉耆城裡,焉耆國王正在接見王玄策。
王玄策帶著使團到達焉耆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在這半個多月裡,王玄策等人所遇甚禮,上至焉耆國王,下至平民百姓,對於這大唐使團還是挺歡迎的。
“天使大人,據往來的商人報告,說是高昌已經集結了超過五千士卒,準備了大量的糧草,兵鋒恐怕是衝著我焉耆來的!大人啊,焉耆危急,還請大人向大唐請派援兵吧!“穿著一絲白色絲綢衣衫,帶著寶石項鍊的焉耆國王向王玄策道。
王玄策卻是搖搖頭:“尊敬的國王陛下,大唐最近的邊軍離此處就有將近千里之遙,就算我派人求救,他們也不一定能趕得來,所以,陛下還是放棄這種想法吧!”
焉耆國王頓時大驚:“什麼,天使大人,若是大唐不來援軍,我焉耆該如何辦啊?我焉耆舉國之兵也不過七千,且經久未戰,比起高昌兵來,還是差了許多啊!”
王玄策眼中頓時閃過一絲精光:“不知陛下是否信任我等?”
焉耆國王先是一愣,接著便點點頭:“天使大人乃是天國上使,本王,本王自是相信了!”
王玄策站起身來:“若是陛下能將手中兵馬交與在下,在下定當擊退高昌兵馬!”
此言一出,焉耆國王倒是猶豫起來,想想也是,這軍權若是交與一個漢人手裡,萬一這大唐使者起了什麼不該有的主意,那又該如何是好?
“唔,此事,此事恐怕不行,朝中大臣還有幾位叔父定會反對的!”焉耆國王說道。
王玄策似乎早已知道會是這種情況,只見他不介意的笑了一笑:“陛下不肯,此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在下有另一事相求,還望陛下同意!”
“何事?”
“還望陛下能借我向導數名,在下願前往龜茲,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為陛下借兵三千!”王玄策自信滿滿的說道。
*************
呃,這一章是定時發的!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帆競渡
煙波浩淼的海面上,層層波浪翻湧如山。夏季的狂暴的海風從海面上吹過,在掀起波瀾的同時,也吹動著一張張大帆鼓脹。強勁的力道將這巨舟推得行進飛快。
這是一支龐大的艦隊,艨艟鬥艦,大小船隻加起來,足足有五十多艘。這些船中,大者高達五丈。長近二十丈,小者僅僅能載百石。
這便是從登州出發,往東瀛進行貿易的大唐船隊。這些大船盡是唐軍水師,小舟卻是那些,民間商人的船隻。大船之上拍杆、撞角之類的武器還沒有拆除,便在上司的催促之下,滿載著貨物,與那些民間船隻一道,編成一支巨大的艦隊,往東瀛而去。
當這支艦隊劈波斬浪,在經驗豐富的漁民的導航之下,歷時三個月,到達東瀛的九州島上的時候,那些東瀛人驚慌的表情,卻是讓唐軍上下愣神片刻,然後便轟然大笑。
如今的大唐水師統領乃是張大亮這位大將軍。而統領這隻船隊的也是一名老將,叫做徐成,如今意思五十多歲了,以前乃是水盜出生,對於這水上之事,那是瞭如指掌。李大亮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