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公相關的事件或人物;又比如他非常喜歡用高光光束來呈現人物的孤獨感;還比如在某些特定電影中喜歡用路燈下的人物來製造中心亮四周暗的光影層次。
這一切都是杜氏風格,不過,這只是拍攝手法上的杜氏風格。
故事結構上的杜氏風格很獨特,杜其峰的電影裡,總會出現突然間的暴力,暴力事件發生的異常乾脆,如《槍火》裡幾名保鏢在荒廢的樓內抓住了殺手後,殺手還在和張耀陽惺惺相惜,一個電話打來,黃秋聲抬手就幹掉了殺手;又比如《黑…社會》任達樺和梁佳輝正在河邊交談,忽然間任達樺就砸死了梁佳輝。這些儘管都有鋪墊,可最後那些動作出現時,依然讓人感覺到突然。
最有意思的是,杜其峰喜歡在電影中留白。槍火裡,呂頌閒給老大的女人開車,當這段劇情又被翻出來時。已經成為了勾二嫂;他還讓自己電影中人物的感情很內斂,《暗戰》裡劉徳華和蒙佳慧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華宜回到家中的邵英雄把自己關在了書房裡,他在分析明年杜其峰電影的走勢,既然雙方因為不愉快已經把話說到了絕交的份上,那面子不面子的就不是現在應該顧忌的問題。合作伙伴一旦撂下狠話之後成為了對手,那留給邵英雄的路只剩下一條——贏。
想要贏,就得了解對手。不光了解對手電影,還得了解對手的人。
杜其峰這個人邵英雄很瞭解,曾幾何時。他很推崇杜氏風格,即便到兩人真正成為了對手也是如此。
邵英雄看過杜其峰的資料,這不是一個從出道就紅極一時的天才,他也幾經沉浮。在第一部電影遭遇票房滑鐵盧之後。這個人選擇了隱忍,躲回tvb去偷師學藝,咬緊牙關想要捲土重來。是新藝城給了他第二次機會,從tvb走出來,他在新藝城的扶持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這個路子和邵英雄很像,甚至讓邵英雄體會到了《槍火》這部電影裡,殺手和張耀陽之間的惺惺相惜。
不過,想要贏杜其峰這樣一個對手。絕對不能單單從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