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部分

一旁地牆上,車輪也停止了轉動,葉之秋心知如果自己不多此一舉,那孩子應該也會在這股力量的保護下安然無恙。他很快地就感應到了力量的源頭,原來那是對街上坐著的一個喇嘛。這喇嘛年紀較大,相貌醜陋,但目光中透露著一絲絲祥和,使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可親了許多。他正拿著書筆,在一個被木匡固定的布上面繪製著什麼,他發現了葉之秋的注視,停下手中的活計,微微一笑,雙手合十,朝葉之秋施了一禮,繼續拿起了畫筆。葉之秋知道這是位高人,且不管這喇嘛的力量有多強大,那種暗中救人而不留名的品德卻是讓葉之秋肅然起敬,馬上放下孩子,合攏雙手,也回了一禮。他正要上前結識這位高僧,一旁孩子的父母卻走了過來,拉住了他的衣服,拼命地說話,還將袒臂之袖搭於肩上,屈腰雙手平伸,朝他敬禮,葉之秋這菜鳥哪裡知道達時藏族對最敬重之人的行禮,只是在那裡微笑著點頭。此時周圍已經圍了不少群眾,那車輛的司機也下來向孩子家屬道歉並對葉之秋表示了謝意,剛才的事故是因為剎車忽然失靈所致。葉之秋知道自己雖然使用了法力,但由於移動速度太快,以旁人的眼力,只能見到一個人影飛快地抱開孩子。並不知道他是從幾十米外的地方“飛”了過來地,當然,那位喇嘛除外。

雖然葉之秋聽不明白這些人具體說的是什麼內容,但也明白是表示感激,他不知道怎麼回話,也不懂得藏族的禮儀,只好保持傻笑的表情。

這時,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揹著一個簍子,從街口走了過來,向葉之秋施了一禮。說道“尊敬的客人,感謝你救了我的孫子。”

這老人說的是漢語。而且還非常熟練,葉之秋頓時鬆了口氣。趕緊說道“您別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先走了,請您的孫子下次一定要注意安全。”

“這樣地救命大恩,怎能說走就走,我家就在這裡,恩人如不嫌棄簡陋。請進屋一談。”

說著,拉著他就往前面走去,葉之秋無奈地回頭看了一眼那個喇嘛,只見那喇嘛還在專心地繪畫,只不過喇嘛雖然沒有看他,卻彷彿知道他的情況一般。露出了會心地笑容。

來到老人的住所,葉之秋才知道這位名叫次仁地老人居然是自己的同行醫生,而且還在當地甚有名氣。這下倒真的引起了葉之秋的興致。藏醫和藏藥在一些廣告中向來被冠以“神奇”的名頭,雖然葉之秋知道那些廣告大多是誇張,但也從各種典籍中得知,真正的藏醫確實有其獨特之處。

藏醫是藏族人民五大明(大五和小五共為十明。五小明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五大明工藝學、醫學、聲律學、正理學、佛學。)之一的優秀化。

是本民族歷代祖先自古以來,在**高原上同各種疾病鬥爭實踐中地經驗總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吸收其它兄弟民族及外來醫學的許多精華不斷地予以補充、提高,進行創造,成為一個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具有悠久歷史的藏醫藥學,在其發展的漫長曆程中,名醫輩出,醫著博大精深,不少醫藥學成就曾達到時代頂峰,許多成果至今海難解釋,尚在研究。

次仁老人替葉之秋倒上一杯酥油茶,又拿出不少小吃,和他聊了起來,當聽到他是一位中醫時,也是談興大增。這時恰好來了幾位病人,老人立刻開始診治,那些奇怪地手法讓葉之秋開了回眼界。首先是把脈的部位,平常人可能看不出什麼區別,但葉之秋一眼就看出了兩者的差異。

中醫診脈地部位臨床運用的是“寸口診法”,即按病人橈動脈的腕後淺表部分。寸口脈分寸部、關部、尺部三部分。

正對腕後高骨(橈骨莖突)為關部,關之前為寸部,關之後為尺部。關於切脈獨取寸口的道理,中醫認為肺朝百脈,脈會太淵,太淵部位正當寸口,五臟六腑之氣皆會聚於此,故全身臟腑氣血的情況都可以從寸口反映出來。而藏醫診脈的部位確是腕後第一橫紋一寸處,即從橈骨莖突下第一面板橫紋一寸處順取寸脈、甘脈、恰脈,比中醫略偏向肘窩內。藏臀認為人體雖有來多動脈可供候診,但與臟腑太近如流水嘩嘩,太遠如遠客捎話,難探真實情況,而腕後第一橫紋一寸處與臟腑的距離適當,可以瞭解實際病情,故而選此。而且中醫切脈無性別之分,均先診左手,後診右手。藏醫則不同,男子先診左手,後診右手。女子先診右手,後診左手,並且女子右手的寸部候心與小腸,左手寸部候肺與大腸,與男子恰好相反。光從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看出,中醫和藏醫之間僅僅從診治方法和理論體系來說,就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次仁老人所用的療法更是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