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來個楊堅,好在沒用多少年,又出來了個西梁王。不過蓬萊刺殺前,知道西梁王是天機的不過是貧道……或許還有他人。”袁天罡說到這裡猶豫片刻,蕭布衣忍不住問,“還有誰?”
袁天罡避而不答道:“其實讓西梁王南下種樹之時,貧道真的沒有他想,只是覺得西梁王行善之人,當有善報而已。後來我才發現,貧道雖想置身事外,卻還是被他們利用,那時候貧道覺得無可奈何,又覺得無愧於心,不想再次參與,結果就是隱瞞了行蹤。但是沒想到的是,洛水襲駕隨後發生,據我推測,推出陳宣華替身的這股勢力應是茅山一脈,他們知道楊廣的情深偏執,多半是想借陳宣華之力,重振大道。可樓觀最是偏激,更何況為了推翻大隋,蓄謀已久,既然先破了李家道,如何能忍受茅山道成事,壓在他們的頭上?所以他們隨即又策動了洛水襲駕一事,那時候……他們應該知道你是天機,所以會說什麼布衣稱雄,藉以攪亂渾水,掩蓋真正的目的。”
蕭布衣回想當初,一時間心亂如麻。
他從未想到過,洛水襲駕竟然如此複雜,有多方勢力角逐其中,終造成事態的不可收拾,可最終是誰受益,又有哪個說的清楚?這個天涯到底想著什麼,沒有誰能夠知道。
“這麼說。道長和所有的事情無關了?”蕭布衣沉聲道。
袁天罡苦笑道:“貧道問心無愧,卻是人微言輕,西梁王若是不信,我亦無可奈何。”
“那道信呢,我知道當初無遮大會有道信參與。依照道長所言,在其中又起了什麼作用?”蕭布衣問。
袁天罡解釋道:“道信的師父僧粲生前就主張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如果依據我來猜想,道信多半亦是知道了大亂在即,更知道陳宣華的重要,是以才會主動以佛法說之。茅山本來想以陳宣華宣傳大道,哪裡想到過,最終的結果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只怕,就算茅山、樓觀兩道亦是不明所以。”
蕭布衣知道陳宣華要求楊廣不徵遼東,這個結果的確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後來裴茗翠曾經猜測陳宣華並非太平道的人。是從遼東而來,他早就想到洛水襲駕隱藏個極大的陰謀,今日和袁天罡一加印證。加上他一直以來的分析和打聽,從虯髯客、李靖那兒瞭解的星星點點,如今他對太平道的脈絡已瞭解的七七八八。
首先是太平四道中,以樓觀最為偏激,李家最為隱忍,龍虎道一直中立不出,茅山卻是適當的推波助瀾,也絕非易與之輩。按照蕭布衣的分析,太平道傳了數百年,到如今,應當以崑崙為首,大哥虯髯客次之,樓觀的天涯再次。而袁天罡卻是茅山道的人物。天涯從未放棄過實現大道的念頭。李家道恐怕亦是如此。在楊堅之時。李家道就暗中興風作浪。到了楊廣之時。李家道本來已經積累了雄厚的本錢。如果沒有天涯暗中策劃。說不定李家道已經推翻了楊廣,立李敏為帝,可惜功敗垂成,因為天涯的緣故,李家道元氣大傷,反倒讓李淵悄然興起。估計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事情。茅山道走的卻是另外一條線路。企圖抓住楊廣感情地弱點。以假陳宣華為突破口。這條路估計就算道信都很支援。畢竟假陳宣華看起來。能帶來天下太平。沒想到天涯居然再次發難,又派人刺殺楊廣,攪亂渾水。結果是假陳宣華死,天涯雖沒殺得了楊廣,卻還是讓風雨飄搖的大隋受到致命的一擊。之後呢,李密抓住機遇,在河南興起。自己抓住機遇,搶佔了襄陽。可天涯呢?攪亂天下絕非他的目的,而是他想要宣揚大道的手段。李家道站在李淵那面,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天涯幾乎是所有事情的主謀,沒有道理不依附一方勢力。當初在社稷壇刺殺自己是符平居,樓觀之首。虯髯客雖然沒有明說,可蕭布衣隱約覺得天涯極有可能就是符平居。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在社稷壇刺殺自己,是為了扶植新的勢力。失敗後,一直沒有動靜,不知道又在哪裡?
想到這裡的蕭布衣只覺得不寒而慄。他知道,這個天涯不死,肯定還會興風作浪。
到了現在。蕭布衣已經想明白很多事情。可還有很多疑點無法瞭然。地下迷宮的預言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是誰在主使,假陳宣華的真相,還有……思楠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想到這裡。蕭布衣輕嘆一聲。良久無言。袁天罡亦不做聲。只是靜靜地等待。他知道蕭布衣此刻多半心亂如麻。
“陳宣華呢?她是哪裡人?茅山道從哪裡找到的?”蕭布衣問道。
袁天罡搖頭道:“這個……貧道真的不知。實不相瞞,貧道一直都如閒雲野鶴般,本來不想理會所有事端。若非西梁王找我,我本不想出面。可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