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勝實在下山談判之前,已經告訴師團另一個高階作戰參謀,自己會盡量給他爭取時間,讓他帶領其他人,也就是按照師團長的命令要撤退的那些人,前往漢陽門碼頭與已經退守至那裡的師團參謀長匯合。
前田勝實已經打定主意,無論如何要為撤退人員多爭取一點時間,否則等到中**隊開始攻擊的時候,一個小時根本就不夠。為了爭取這些日本人低頭,劉家輝甚至下令全線停止攻擊,在沒有接到命令之前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但是必要要高度戒備,防止日軍耍陰謀詭計。利用談判爭取時間,調整部署這可是拿手的強項。現在雖然不擔心這些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日軍還能玩出什麼把戲來,但是還是防著一點好。
經過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馬拉松似的談判之後,最後在中國方面同意接受以及按照國際公約安置這些僑民之後,前田勝實總算吐了口,答應回去和上級請示。
但是答覆必須得在所有僑民都下山完畢之後,在給予。用他的話來說,必須親眼看到中國方面沒有背信棄義才會知道中**隊會不會在他們撤退的時候,違反協議發起攻擊。
在接到鄭斌的請示電報,正處在兩難的劉家輝在和許洪亮研究一下,還上決定先答應下來。日本人雖然在關鍵的時候,不怎麼拿本國僑民的生命太當一回事情。但是自己這方面卻受國際公約所限制,無法做出他們那樣滅絕人性的事情。
儘管劉家輝知道自己的善心是感化不了這些白眼狼的,但是自己畢竟不是畜生,沒有辦法向那些普通民眾下手。不過為了防止這些日軍藉故拖延時間,劉家輝還是命令主持談判的齊家正給日本人三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到時候無論答覆不答覆,28集團軍都將採取攻擊行動。
和日本人這些白眼狼討價還價,這在劉家輝抗戰生涯中還是首次。儘管他滿心不情願,儘管他也知道軍情緊急,多拖延一分鐘,都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但是把柄在人家手中握的劉家輝也只得盡最大努力去爭取。
現在給他來電報的不僅僅有那些學者,就連重慶的最高當局都來電報,讓他想辦法保證武昌城內的辛亥革命遺蹟。後來劉家輝見過從重慶趕過來的這二位才知道,在自己發出去的電報沒有迴音之後,這些學者又聯手以保護先總理倡導的辛亥革命遺蹟為由,要求最高當局下命令,讓劉家輝在攻擊武昌的時候,不能損壞這些古建築。
一直自以先總理最虔誠的信徒自居的最高當局,在這些學者抬出先總理來壓人之後,沒有辦法,只能給劉家輝發來這個電報。許洪亮雖然敢扣下這些學者的電報,但是向最高當局的親筆電,他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敢私下扣住。
劉家輝接到最高當局的電報叫苦不迭,這些遺蹟如紅樓,大部分都集中在蛇山附近。自己這一炮下去別說這些遺蹟了,什麼東西都沒有了。之前那些學者的電報,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最高當局的電報,他卻不能不考慮了。
無奈之下,劉家輝只能暫時滿足這些小鬼子的奸計,做到仁至義盡。如果到時候這些鬼子軟硬不吃,自己也只能下死手了。到時候恐怕誰也挑不出來他的毛病。自己也算是對那些學者有了一個交代。
前沿部隊現在已經開始陸續接收下山投降的平民,日軍最後答覆還沒有過來。劉家輝不知道山上的決定是怎麼樣子,雖然對他來說,不想放最後這千把日軍逃跑,但是在現在的形勢之下,也只能等待。
這些東西雖然在他心中遠沒有自己計程車兵生命珍貴,但是畢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能不破壞儘量還是不要破壞為好。在去機場的路上,趙永剛給他講了很多後世搞開發破壞古建築的事情。讓他多少也有些猶豫。
現在雖然是戰爭時期,環境與後世不同,自己與後世那些沒有良心的開發商更是不能比,但是畢竟現在已經是曙光初現,只要在堅持兩個月,抗戰的勝利就來到了。在這抗戰即將獲得全面勝利的時候,這些古建築毀在自己手中,他也多少有些不忍心。
所以在他內心中還是盼望這些日軍能同意自己的條件,自己寧願冒著戰局變化之險了。只是這些日軍能不能走上自己給他們留下的生路,劉家輝自己也沒有把握。
武漢對於現在的日軍實在太重要了。而武昌是武漢的中心,只要武漢在手,他們就可以始終保持對中**隊的攻勢。武漢要是丟了,那麼也就意味著在華的日軍也就喪失了對整個華中的控制。這個結果恐怕很難讓日軍接受。
武漢是日軍控制華中,西進重慶的重要據點,而武昌則是武漢的中心,丟掉了武昌,江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