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聽,而遛狗、餵食這些必須要做的事情,也能讓我們找到重新交流的臺階。
於是,家裡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景:東華叫一聲:“Baby,吃飯了!”我就走過來坐在餐桌前,Baby也跑到它自己的食盆前享受狗糧。我夾起一塊肉想扔給它,東華在對面,眼睛都不抬地說:“Baby,別吃得那麼鹹,小心掉毛!”於是,我就在茶杯裡把肉塊涮涮才放在手心裡給小狗吃,而小狗則馬上搖搖尾巴,表示對我們兩個人的感謝。吃完飯了,我叫一聲:“Baby,該出門了!”東華就走出廚房,換上衣服,默默地跟我一起遛狗。這是迫不得已的尷尬,但沒有這尷尬,兩個人就會更加痛苦。
小狗也許從來都不明白我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它那簡單的思維裡,大概只為自己能獨享兩個人的寵愛而得意吧。東華對Baby的寵愛發展到了幾乎是溺愛的程度。她自己買衣服、化妝品從不奢侈,對石姍也總是實行節儉教育,但為了Baby卻從不吝嗇。定期要上美容店給狗洗澡剪毛剪指甲,定期給狗檢查身體打預防針,生了病更是心急火燎地抱著往醫院跑。寵物是沒有醫療保險的,大把的美元都被我們慷慨地上交給了寵物醫院。
然而Baby卻差點死在她眼前。那天她單獨出去遛狗,回來卻把Baby緊緊抱在胸前,淚流滿面。她不放手,小狗也不像平時一樣急著往地上跳,卻一個勁地往她懷裡鑽。我趕緊問怎麼回事,東華抹抹眼淚說:“本來我想放開鏈子讓它跑一會,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一隻松鼠,它追著松鼠就上了大路,一輛汽車衝過來,一下子從它身上開過去了!”我趕緊檢查Baby,除了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