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爾只能是命令自己的部隊南下出擊那不勒斯,試圖透過圍魏救趙的方式來迫使明軍退縮。只不過,這一次,隆美爾同樣還是被坑了。
因為之前義大利軍隊的糟糕表現,加上德**事諜報部門發出警告說有不少的義大利地方勢力與大明有著暗中來往。隆美爾在南下作戰的時候只帶了以原先撒丁尼亞王**隊為主體的義大利軍隊作為炮灰。至於精銳部隊南下之後義大利北部的防禦工作,隆美爾全都交由新進從德國本土增援而來的部隊擔負。
隆美爾親自帶著四個裝甲師作為南下主力,其中包括有號稱帝國之花的帝國師。以及一個裝甲擲彈兵師和三個摩托化步兵師作為支援力量。
作為戰鬥民族的德國人並不喜歡將精銳部隊集中在自己的首都附近,而是派駐到前線去與敵軍激戰。帝國師之前原本是準備作為增援部隊去往******的。不過剛剛來到義大利的時候******戰役就已經結束了。之後因為義大利麵臨著來至北非的大明軍隊的威脅,帝國師也就在義大利駐紮了下來。
之前帝國師一直都是駐紮在羅馬附近,是隆美爾手中最為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這次南下作戰為了表示出自己的決心,隆美爾特意將這支王牌部隊給帶上。
意氣風發,帶著十餘萬大軍和大量義大利炮灰們出擊的隆美爾在出發的時候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會被義大利人狠狠的出賣一回!(未完待續。)
ps: ps:感謝所有為輝煌之世點選,投票,打賞,訂閱,收藏的朋友們。感謝大家的支援。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三百九十四章 鏖戰亞平寧 (十四)
1942年1月19號。在那不勒斯以北六十多公里的卡西諾峰附近,北上的大明軍隊與南下的德意軍隊正在進行激烈交戰。
之前德國駐義大利軍隊的最高指揮官隆美爾帶著十餘萬德意精銳部隊從羅馬附近南下出發試圖去解救被包圍在義大利半島南部的近二十萬德**隊。不過因為大明軍隊在天空之中佔據優勢,猛烈攻擊轟炸各種交通設施和道路。再加上機械化的大明軍隊行動速度非常快,隆美爾的部隊在抵達卡西諾峰附近的時候就已經與北上羅馬的大明軍隊遭遇。
實際上除了大明陸軍的行動更快之外,德軍南下這麼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隆美爾在防水。
作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官,隆美爾心裡清楚的很,南邊數百公里之外的那些被包圍起來的德軍已經沒有救了。
雖然他手裡的力量很強大,但是在北非與明軍交過手的隆美爾深切的知道就憑自己手裡的這點力量是無法突破明軍的防線南下數百公里去解救被圍德軍的。想要救出那些部隊,唯一的辦法就是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打破大明海軍在地中海的優勢地位。
只是,當德國海軍主力返回並沒有什麼戰事的北部海域,龜縮在法國南部港口的法國海軍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出擊與大明海軍決戰的情況下。想要透過陸地上的作戰來改變這種格局,那根本就是在痴人說夢。
隆美爾不願意為了註定的失敗把自己的部隊給搭進去。他現在想要做的就是堅守羅馬,保住義大利王國不至於崩潰。同時為從國內調集軍隊和物資前來增援爭取時間。
隆美爾選擇的是義大利中部的中央山脈。在東部靠近亞得里亞海的戰線上,從南邊退回來的數萬德軍加上當地的守軍以及從本土調集的援軍共同堅守著奧爾託納一線。那邊地形複雜,而且冬季多雨潮溼,並適合大規模的進攻。更重要的是。羅馬並不在那邊。
從奧爾託納附近透過5號公路進入羅馬的作戰方案被明軍放棄了。因為那邊的道路實在是不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戰,而且距離羅馬較遠。王德祥不願意繞遠路去重新分配部隊。他選擇了直接從那不勒斯北上攻擊羅馬城。
根據肖宏寶的運作,只要明軍主力部隊接近羅馬城,義大利王國之中就會有巨大的變動。
從那不勒斯到羅馬的6號和7號公路是進攻道路上最好的選擇。7號公路是沿西海岸向北行前行,不過在羅馬城以南進入康橋沼澤區的部分卻被德國人開啟大壩給淹沒。這條道路實際上已經廢了。
而6號公路則是橫跨過整個利裡河谷,從卡西諾峰的山腳下透過前往羅馬。河谷南面的大門是在建在山背後的卡西諾鎮。周圍數個山峰上駐紮的德國守軍能夠有效的切斷整條道路。明軍想要前往羅馬。那就必須要攻佔卡西諾峰才行。
在卡西諾峰附近的是河流湍急的萊皮多河。這條奔騰的河流自亞平寧山脈中央出發,流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