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朝廷也會怕天下讀書人呢?
那是因為現在的教育普及不高,想想在一些村莊縣城,懂得識字的也就那麼幾個讀書人,他們往往能夠影響著當地所有老百姓的看法。畢竟識字的先生比他們說得有道理多了,至於朝廷的法令則可以推到奸臣的身上,就好比大戲裡頭唱的那般。且不說他們擁有塗抹歷史的能力,光他們在地方的深遠影響力就足以讓人忌憚三分。
想必天下的富人們也是依仗這個,賭我不敢在明年實行新的納稅制度!
我當然不會自持君權強行改革,而我要做的就是在改革之前分化他們,讓天下輿論先行,朝廷的改制在民眾的呼聲中推出。我掌握的自然是獨此一家的明刊,有了輿論的喉舌,事情總會變得好辦些的。
關於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我跟銘心堂的各位主編進行了溝通,銘心堂現在的主編是張岱,張採,張溥,人稱明刊三張!鑑於外頭不少傳言,說是進了銘心堂就等於中了殿試三甲,這給很多讀書人詬病。婉琴上次提醒過我一回,所以明刊很久沒有提拔新人進來了。原來的揭暄、朱舜水、吳偉業等人都已經中進士出去為官了,揭暄可是讓我很為難,他可以說是難見的博才,對軍事有獨到見解,對天文數學也很有造詣,最後我還是讓他自己選擇,結果他決定先去一心學院,然後再到地方磨練幾年。至於朱舜水則給鄭三俊要走了,因為對日本的貿易越來越大,鄭三俊問我要人,我立馬想起了朱舜水。李夢辰去了浙江做許譽卿的幫手,吳偉業則給我配到地方做縣官磨練去了。除去一個年紀還較小的王夫之,只留下三張跟顧炎武作為長駐主編。
這種趨勢的變化,讓我將銘心堂不知不覺中由半官方的機構轉變成為了朝廷機構。讓銘心堂按照翰林院的標準設定品級,以後的主編也將由新科進士中選拔。王夫之算是銘心堂最後沒有官職的主編了。
有時我想起明刊出現這麼多年了,民間卻仍舊還沒有出現另外一家打擂臺的報紙。也許他們還沒有想明白,報紙上是可以做些廣告來換得收益的。自己承當行則是要負責所有的成本,這種虧本的事情即使有人想到,也沒有那麼大的資本去投入。雖然還沒有出現,但不意味著以後不會出現,我是不是應該先弄個《大明出版
條例》什麼的以防萬一。
剛想著這個事情就進了銘心堂的大門,見到我來,幾個主編自然放下手頭的工作前來行禮迎接。
“好了,都起來吧!”我一揮手徑直進了裡頭落座。
“謝皇上!”
待眾人都依次落座了,我才問道:“朕也蠻久沒有來銘心堂了,這個月的明刊寫好了嗎?”
“回皇上,已經寫好了!”為的張岱趕緊從自己書桌上拿起這個月的明刊樣稿給我過目。我攤開看了一下,上頭除了一般的朝廷公文任命外,主要講的是關於駐兵改制以及今年治理黃河的情況。
我點點頭算是認可了這份樣稿,幾個主編鬆了一口氣。我放下樣稿,轉而看了眼坐在末座的王夫之道:“而農,朕沒有讓你去參加今年的科舉,會不會怪朕偏心啊?”
王夫之連忙道:“微臣不敢!”
我呵呵道:“你年紀都還小,現在中進士太過鋒芒了!”
王夫之卻小聲嘀咕了一句道:“那黃宗羲還不是年紀不大?!”
張岱他們幾個瞪了王夫之一眼,示意他別亂說話。王夫之十來歲就進了銘心堂,跟黃宗羲幾人年紀相差不多,而且能進銘心堂的人各個都自負才學,自然不甘人後,有意無意之間也是存在著比較。王夫之的話雖小聲,但我還是聽到了,笑道:“正是因為黃宗羲出去的年紀太小了,鋒芒太露才有後來的事情!朕希望你們能在銘心堂多學點東西,要歷練的話,朕有大把的事情等著你們去做。忠清,你可明白?”
顧炎武想不到皇上會轉而溫言寬慰他,老實說,他心裡跟黃宗羲比較起來當然有些不舒服。黃宗羲雖然大他三歲,可他們是在同一年中的進士,而且顧炎武還是狀元,但皇上偏偏把黃宗羲放出去任職,把他這個狀元留了下來,多少讓他心裡有些想不通!不過今日聽皇上這麼一說,顧炎武隱約中感覺得到皇上是故意這麼安排的。不過再想想,顧炎武也就釋然了,崇禎四年的狀元張岱不也還在銘心堂嘛!而早他三年的狀元曹文衡現在已經是官居從三品的參政,明年外察只怕又會再進一步,直升布政使了!要真說不平衡,只怕他們的頭兒更加不平衡,但平日卻沒有看到張岱有丁點表現。看來這養氣見識,自己還差的遠,這人與人是不能太過著相於去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