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6部分

知道這是老狐狸事先向自己示好,周延儒隱隱明白自己大展身手的時機到了。

得到吏部的任命公文後,

周延儒快交待完詹事府的事情,他的下任是少卿林釺,周延儒也無心應對以前下屬的賀喜,寒暄了一下就回了還在草創的理藩院,他要儘快拿出理藩院的機構名單。除去皇上已經定下的何必達、還未歸國的鹿善繼、擔任遼東布政使的宋獻策,他的手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人。周延儒想來想去還是去了禮部找溫體仁,從他那調了些原先對藩國比較瞭解的主事。溫體仁倒相當合作,他對皇上的瞭解,這個周延儒估計要出頭了,他更願意多結一個援友。沒有進得周延儒門口的範志完也如願以償,他調到了理藩院滿洲司做員外郎,至於這為什麼叫滿洲司而不叫女真司,範志完不得其解。周延儒當然沒有告訴他,這是皇上親筆改的。

理藩院的事情只是在朝內的大臣們間引起了一些波動,但很快一個訊息傳來卻是讓京城裡的百姓們都關注了。

皇上已經派出專使,讓駐守大同的開國公跟定國公兩人回京。兩位國公在外帶兵已經過了**年,皇上突然將他們調回來,只怕另有一番打算。關注著朝政變化的官員們,開始猜測皇上下一步的動作。( )

第二百六十一章 駐兵

對於常徐兩位公爺調回京師,比較遲鈍點的人並沒有想到什麼。位公爺得到皇上信任,一直駐守在重鎮,這次平遼完成後,兵事會逐漸減少,兩位公爺回來享享福也是應該的。但也有的人另有想法,認為蒙古的事情還沒有解決,皇上卻將兩個公爺召回來,顯然是另有用意。不管外頭傳說的怎麼樣,朝廷的幾位重臣卻嘴巴相當嚴實,即使是回家閒聊也絲毫不提,一些有心關注朝中變化的人竟是無從著手,只能是等皇上下詔才知道朝廷下一步的舉措在哪裡!當然也有些老謀深算的人潛伏著,只要不傷及他們的利益,他們就不會出來咬人。

錢龍錫作為輔之後,開始了他當政後的第一次改革!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每個前任輔在任內都頗有建樹。劉鴻訓是穩定朝政,韓爌是重新整理吏治,成基命是平定遼東,現在輪到他錢龍錫了,自然是在民生上下功夫。

錢龍錫的措施其實是在幾年前就提過的,那就是清除以往積留的賦稅,重新丈量全國的耕地。以前只是在河南等地實行,朝廷也沒有刻意追究,所以各省巡撫仍舊是觀望著,而真正實施官紳一體納糧的只有河南!河南的情況跟其他地方有些不同,一是黃道周的鐵腕政策,二來是黃河氾濫,繳納的錢全部投了進去,而且才朝廷每年還另外撥款,這讓那些繳稅的富紳們沒話說。不過這一次錢輔是玩真的,打算在全國進行統計。

也許在朝中跟地方的官員看來,丈量土地是應該的,但是官紳一體納糧則破壞了祖制。所以錢龍錫也避重就輕,先提出了丈量全國土地的建議。這份奏議自然得到了全部大臣都同意,皇上對此也甚是欣賞,很快就擬定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詔書下來,要求各省巡撫、知府、縣令責任到人。而且今年全國縣令的考核將以此為主要參考,都察院設立的十八道御史也紛紛到地方巡查。

如此大的聲勢襯托下,周延儒的理藩院也沒有引人注意就建立了起來。作為少數派,加上現在理藩院只有個雛形,能讓他做的事情極少。同樣空閒的還有禮部尚書溫體仁,雖然今年是春闈科舉之年,但皇上已經說了,科考的事情直接由劉宗周負責,加上還有一個王應熊處理雜務,輪到他這個禮部尚書的事情極少。兩人都是空閒,同樣也想著結交對方,一來二去雙方交往得越來越稔熟。

今日十八道御史出京,原來十七道的現在多了遼東省,足足一百多個御史,跟著朝中大臣或者同年或者朋友等關係的,少不了來相送。都察院門前倒是熱鬧了一番,連著皇上也派人送來了勉勵的聖旨,左都御史倪元璐特地臨時主持了一個出京儀式,周延儒跟溫體仁也湊了個熱鬧,回來後兩人也不著去屬衙,而是找了個雅靜的茶樓去喝一杯熱茶解乏。

現在隨著田家商行跟江南商行遍佈大江南北,即使是京師的大茶樓也可以喝到南方的新鮮茶葉。周延儒問了下,居然有新到的獅峰龍井,他跟溫體仁都是浙江人,能喝到家鄉的新茶自然最好,他們自己家中的茶葉還是舊年的。

“這茶不錯啊!”周延儒細品了一口。

“嗯,是不錯,新茶就是新茶,比之老夫家中的要有股鮮香!”

“溫公,今日百名御史出京,也算是一大盛事,內閣大臣們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些門人在裡頭,卻不見他們出來勉勵一番,倒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