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五日文武百官身穿吉服赴信王府行禮;
二月初六日信王與王妃周氏行廟見禮。
整個婚禮持續了半年,我都快崩潰了,他們一次給我找了三個王妃,一正二則。作為男人,我倒是不介意什麼的,但等我心急了了的一看,原來是三個未成年少女!模樣倒是水靈,可是年紀偏小,下不了手啊!搞得現在結婚跟沒結一樣,真是‘枉擔了個虛名’。
在我結婚的這段時間,魏忠賢也沒有閒著,此時東林黨已經冰消瓦解,內閣大臣與魏忠賢沆瀣一氣,當時,顧秉謙、馮銓等人主宰著內閣。其下文臣則有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主謀議,號“五虎”;武臣則有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主謀殺,號“五彪”;其他如尚書周應秋、太僕寺卿曹欽程等,號“十狗”;此外尚有“十孩兒”、“四十孫”之類的人物。在地方大員中,更是有不少追隨者,朝廷已是他的朝廷!
七月間《三朝要典》成,刊佈中外。接著巡撫浙江僉都御史潘汝楨請建魏忠賢生祠,潘汝楨疏請建祠的創舉,立即得到了熱烈的響應。蘇杭織造太監李實不甘落後,也立即請令杭州衛百戶守祠。天啟帝則御書“普德”兩字,賜作祠額。內閣大臣們則妙筆生花,為功德碑撰文書丹。杭州臣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襄盛舉。不久,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一座富麗堂皇的生祠拔地而起,整日香火不斷,熱鬧非凡。
杭州生祠之立,令天下大震!許多人追悔莫及,繼而奮起直追。在短短一年之中,供奉魏忠賢的生祠,如雨後春筍,遍及神州大地。一時之間,天底下最氣派、最漂亮的新建築大概都是生祠。
薊遼總督閻鳴泰,在其管轄區內建了7所生祠,花費白銀數十萬兩。這錢當然不是出自閻鳴泰的腰包,而是從軍費中開支的。當時前線的軍費已是捉襟見肘,至少沒有富裕到可以挪作他用的程度。但又有誰敢反對如此盛舉呢?又有誰能說這是非軍事用途式的浪費呢?因為前方將士很有可能受此感召,從而激士氣,再創奇蹟。在閻鳴泰眼裡,這幾十萬兩白銀是花在刀口上了。正如生祠中的匾額所言:
“民心依歸,即天心向順。”
既然是“天心向順”,則戰無不勝,萬事可成。
開封城為了建生祠,拆毀民房2ooo多間。所造生祠,有宮殿九楹,一如帝王格式。巡撫朱童蒙在綏延建生祠時,還用了琉璃瓦。劉詔在薊州建造的生祠中,魏忠賢已是金像冕旒。巡撫楊邦憲。他在南昌造生祠,為了擴充範圍,竟悍然下令拆毀供奉周(周敦頤)、二程(程頤、程顥)的三賢祠,先賢偶像,盡被搗毀,讓出地方來建生祠。
如今的魏忠賢,真是人人頂禮膜拜。人世中所有讚美的辭句,都被大用特用,毫不吝嗇。像“堯天舜德”、“至聖至神”之類的頌詞,一時充斥宇內。無數的讚美詩,也鋪天蓋地而來。督餉尚書黃運泰,在迎接魏忠賢的偶像時,竟行五拜五稽的大禮,連呼“九千歲”。 自從督餉尚書黃運泰喊出“九千歲”後,後來又有人給他加到“九千九百九十九歲”,離萬壽無疆僅一步之遙了。
到了八月,寧錦大捷傳來,朝野為之一振,畢竟多年沒有打過勝戰。敵酋努爾哈赤還死在了寧遠,更是讓大明上下覺得平定遼東有望,這禍害遼東二十年的巨魁終於死了。魏忠賢把這功勞歸於自己,然後大封子侄。進魏忠賢爵上公,魏良卿寧國公,予誥券,加賜莊田一千頃。十一月庚寅,再予魏良卿鐵券。
好傢伙,我一結完婚,魏忠賢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不過現在的我,實在無能為力。
天啟七年三月,我的大婚結束後,禮部就上奏,讓我到宮外建府。
四月,皇兄天啟皇帝下令興建信王府第,遣工部尚書薛鳳翔操辦。
不過,當時的國庫中實在沒有多少餘銀可供大興土木。遼東的邊餉,像一個無底洞,總是填不滿,弄得國庫匱乏空虛。而就在前不久,我的3位叔叔,即瑞王常浩、惠王常潤、桂王常瀛,分別被遣至漢中、荊州、衡州的封地,破費了不少錢糧。或許是國庫已空,因此三王之藩的儀物禮數,已是很將就馬虎,國庫實在拿不出什麼錢來鋪張浪費,而魏忠賢當然也不會拿自己的錢來為皇帝撐什麼場面。
既然無錢,自然就應變通。於是內官監太監李永貞提出把惠王常潤原先居住的惠王府修理裝飾一番,改成信王府,一來惠王府空著也是空著,二來國庫也實在沒有餘銀來新建信王府,這一方案最終得到天啟帝的肯。經過修葺之後的惠王府,便改成了信王府,由我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