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任何情況下,絕對不準離開本戰區”的命令,將該集團軍的軍需輜重及私人財物等由津浦鐵路經隴海鐵路轉至平漢路,進入第1戰區防地,停於漯河。

在韓看來,蔣介石在華北失去了河北與山西,在華中失去京滬地區,中央軍的精銳部隊幾乎耗盡,這正是自己儲存實力,在關鍵的變局,發揮權力制衡作用的重要時刻。因此,韓並不積極的在山東進行佈防備戰,反而是在山東進行大量的搜刮,將可以帶走的各種資產,全都先運往河南的南陽,然後自己指揮部隊,一路退卻待機而動。

雖然韓復榘一再接到第5戰區李宗仁的軍令,甚至軍委會蔣介石的急電,要求韓務必在津浦路沿線的戰略要地,進行防禦作戰,絕對不可不戰而退。但是韓復榘竟然完全置之不理,一路的不戰而退,讓日軍喜出望外的一路追趕。

蔣介石深知韓復榘的這種作法,會造成整個中國軍隊的抗日意志瓦解,於是在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開封召開第1、5兩戰區高階軍官會議,作了《抗戰檢討與必勝要訣》的講話。在總結“挫敗原因”時,指出政府軍隊的12個缺點,其中著重批評了高階將領,認為“軍紀蕩然為第一大罪惡”,說有些高階將領缺乏犧牲精神,“缺乏敵愾心”,“缺乏堅決自信”以及“命令不能貫徹”等,於當日將韓復榘“免職查辦”,送到武漢,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罪,依法處以死刑,1月24日執行。蔣介石的這個果決的行動,重振了低迷的軍心與士氣。對於督促廣大政府軍隊官兵作戰及提高軍隊的抗戰士氣起到一定的作用。白崇禧曾說:“韓既正法,綱紀樹立,各戰區官兵為之振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