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偶遇一位姓王的山民,才得知老奶奶後來的一些情況。

山民告訴我說,老奶奶把孫子揹回“家”後,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老奶奶先用泉水,給孫子擦洗了一遍身體,再脫下自己的衣服,把孫子的屍體重新包裹了一遍,然後用揹簍把孫子背到後山,為孫子選了一塊向陽的坡地,用鋤頭刨了一個坑,自己親手掩埋了孫子。老奶奶同時掩埋的,還有孫子的書包,書包裡,塞滿了孩子留下的所有作業和課本。這些作業和課本,老奶奶一本都看不懂,卻放得非常整齊,非常規矩。本來,按山裡人的風俗,家裡死了人是忌諱親人下葬的,當時有個村民要去幫老奶奶掩埋。但老奶奶謝絕了,說,都這個時候了,大家逃命都忙不過來,還講什麼風俗喲!你家的妹子還沒找著呢,趕緊去找人吧!第二天一早,老奶奶揹著揹簍又要進山。當時幾位村民都攔住老奶奶,說山裡的人都在往外逃,你怎麼還往裡去?老奶奶說,我要進山找兒子。村民勸她說,別去了,裡面死了很多人,你兒子如果還活著,早就跑出來了!老奶奶說,我兒子就是死了,我也要見到他的骨頭,我也要把他揹回來!說完,老奶奶背起揹簍,頭也不回地走了。但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一月過去了,兩月過去了,也沒見老奶奶回來……

聽完山民的講述,我久久無語。

什麼是中國百姓?什麼是民族精神?

那一刻,望著眼前巍峨的大山,我像一個揹著老奶奶留下的揹簍的孩子,剛剛走進災區的校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鏡頭24 兒子,媽媽在北川等你(1)

汶川大地震後,北川縣城很少留下一個完整的家庭。於是,尋找活著的或死去的親人,便成為北川人心中永遠的痛!

在北川人的尋找隊伍中,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叫賀先瓊。

賀先瓊本是四川樂至人,16歲那年,獨闖北川。開始,為了生存,她在北川打工,從小保姆開始幹起,各種小工都幹過,周圍無人不知,北川來了一個能幹的“外來妹”。2003年,憑著自己的聰明與勤奮,加上親朋好友的扶持,她在北川的一條小街上,開了一家小小的影印店,自己當上了自己的老闆。後來,她結婚了,有了一個兒子。兒子的出生,讓她在北川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彷彿一夜間她就變成了北川人。而且北川這個家,在她的感覺中,很溫暖。

為北川之家帶來溫暖的這個兒子叫王文驍。賀先瓊對兒子充滿期待,才3歲,就教兒子背唐詩宋詞和英語單詞。她希望兒子長大後不再像她一樣打工,而要像他的名字一樣,文武雙全,走出影印店,走出北川,走向北京、上海,或者國外。賀先瓊告訴我說,兒子雖然還有3個月才滿5歲,卻非常懂事,非常聰明,也很乖,已經能背幾十首唐詩了,地震的前一天還在學英語,有一次在英語比賽中還拿過獎。兒子和她很好,她每天一回家,兒子就撲過來抱著她,親她。兒子特別喜歡奧特曼,衣服上全印著奧特曼,還跟他爺爺奶奶說,等我以後長大了,就給你們一人買一件奧特曼!一到星期天,她就帶著兒子去公園。北川是小縣城,人們出門都喜歡坐三輪,便宜,方便,悠閒。兒子也特別喜歡坐三輪,每次一坐上三輪,就說,媽媽你坐裡面,有風,別吹著了。到了公園,兒子還會站在開滿花朵的公園裡,面對藍天面對太陽以及過路的人群,大聲背誦唐詩、背誦宋詞、背誦英語。兒子稚嫩動人的聲音常常讓路人駐足觀望,更讓她感到無比的自豪。接下來,她就看著兒子大口大口地吃漢堡包,小心翼翼地吃冰淇淋。然後,再帶著兒子坐上三輪車,晃晃悠悠回到家裡,給兒子洗臉、洗澡,看著兒子光屁股的傻樣,她笑得合不攏嘴。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光,賀先瓊感到生活是那樣的快樂,人生是如此的美好!

然而,“”那天下午,地震說來就來了!

地震來臨時,賀先瓊正在北川新城的影印店上班,兒子在北川曲山鎮幼兒園上學。這天兒子有點感冒,早上送兒子上學時,她特意為兒子穿了一件紅色夾克衫。地震後,驚慌失措的賀先瓊首先想到的就是兒子。曲山鎮幼兒園在北川老城的山腳下,她不顧一切地衝向幼兒園,一路上基本都是從死人身上跨過去的。她一路狂跑,一路喊著兒子的名字,等好不容易跑到幼兒園,一看,整個幼兒園已被垮塌的山體往前整體推動了五六十米,校園已是一片廢墟,幼兒園四五百個師生絕大多數都躺倒在了血泊之中,耳邊盡是一片驚天動地的哭泣聲!她到處尋找,八方打聽,也不見兒子的蹤影。望著眼前血跡斑斑、屍橫遍野的幼兒園,她蹲在地上,一直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