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人活得長久那才是怪事,人的心態好,心氣高,什麼事都拿得起放得下,輕鬆快樂,過百年。年輕人愛美,中年人怕老,老年不服老的,世人皆知,這是性格使然,也是天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老了胸懷要寬廣,不為瑣事所煩。人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萬事如意”談何容易,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祝願而已。要善於處理好人際關係。大事清楚,小事糊塗。要謹記,“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要記住我們做什麼事都不要鑽牛角尖。對別人不要苛求,而要保持寬容的態度。凡事想得開,善於“看破紅塵”,把煩惱的事情拋之九霄雲外。知足常樂,做到無求品自高。面對現實,知足常樂。人們的家庭狀況、經濟收入、生活條件總是千差萬別,有高有低。人的願望也是無止境的。我們應當面對現實,不要只向上比,也要向下比;不僅橫向比,也要縱向比。想想比之過去的諸多優越之處。這樣,便不會悲嘆命運,怨天尤人,而把心情放飛到萬里晴空。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到了上述所言,那麼,你的晚年生活就會更加瀟灑浪漫,就會從“安度”跨越到“歡度”,就會讓快樂始終圍繞在自己身邊,就會讓幸福陪伴終身,讓每一天都過得甜蜜滋潤,這也就是老年人的”中國夢”。
第三十八章老有所為【一】
第三十八章老有所為【一】
 ; ;兩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社會理想。79免費閱由此可見,他把社會化養老提升到國家理想層面。今天,我國把“五保老人”的養老問題寫入《憲法》之中。“老有所養”不僅成為一種社會理想,更是社會進步及文明的標誌。人老了就要清醒地意識到,時代是一個不停進展的過程。人老了,不要怕被人遺忘,不要怕被社會冷落。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財富留不住,千金萬貫終有散盡的時候;容顏留不住,美女俊男終有遲暮的時候;應景的榮譽、虛妄的名聲、是非恩怨的爭鬥,都會在歲月中漸漸逝去……我奮鬥了,我盡責了。我做了我應做的事,我無愧於心。儘管夕陽西下,苦日無多。但彩霞滿天,絢麗的晚景,光彩照人。活著的每一天,都擁有節日般的快樂。這就是“老有所為”,是我的追求。
如今,優越的社會保障制度及國家豐厚的財政基礎成為五保老人“老有所養”的堅實保障。筆者認為,經濟不是解決“五保養老”問題的決定性因素。由政府主導、整合全社會力量的公共服務行為,才是保障五保老人和諧生存的根本出路。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服務的模式,需要政府與社會聯動,這樣才能更有效保障和擴充五保老人權利。屬於老人的生命之火,即使不能亮成火炬、亮成燈塔,也要亮出屬於自己的光芒。哪怕只有螢火蟲般微弱的光亮,也要竭盡所能閃一閃。只要你深深地感到,已經發出了屬於自己的光亮,就不會有“虛度年華”的感嘆。人老了也應該有所作為。
農村“五保”老人的生存權及其保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部分,不容忽視。“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我們五保供養工作的目標。面對農村,五保老人在政府財力不足、社會資本減量的情況下,農村五保老人的養老會出現生存脆弱、精神供養缺失和供養保障不保的局面,由此會帶來五保老人穿衣難、吃肉難、住房難、治病難等一系列問題。如今,他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心理健康、政治權利等有了很大改善。在老有所養的基礎上,我們創新敬老院管理方式,探索五保老人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新路子,透過挖掘潛力,讓他們老有所為,體現出人生的價值,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鄉鎮敬老院讓五保養老“離家不離村、離戶不離土”,充分照顧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體現了人性化;同時,密切人際交往,維持了親友感情,有利於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情感需求。
 ; ; ; ; ;所以,只有政府提供政策、制度和思路,保證經濟和財政投入,才能拓寬五保集中供養實踐的道路。這就要求政府引導敬老院建立完善的以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管理制度,明確五保老人基本生活保障、衛生標準和相關各部門的職責,真正實現以制度管人、管物、管院,真正讓五保老人“居有其屋、食有其源、樂有其所、病有其醫、寒有所暖”。此外,要充分動員社會各界關心五保老人這一弱勢群體,政府要發揮資金主渠道的作用,政府與社會群策群力,建立社會互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