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這種對電磁波的變頻反射能力就是它隱形的秘密。水滴被擊中時發光
的亮度甚至使周圍的核火球也變得黯淡,所有監視系統都為避免光學部分被強光
損壞而調暗了影象,肉眼直視水滴會造成長時間的失明。當超強的光芒降臨時,
也就與黑暗無異。水滴就帶著這吞沒一切的光芒穿透了“納爾遜”號,當它的光
芒熄滅時,太空戰場似乎陷入漆黑之中。稍後,稜聚變的火焰才再次顯示它的威
力。從“納爾遜”號中穿出的水滴仍完好無損,徑直衝向八十多公里外的“綠”
號。
“綠”號的防禦系統改變了攔截武器,使用電磁動能武器向來襲的水滴射擊。
電磁炮發射的金屬彈具有巨大的破壞力,由於其高速所帶的巨大動能,每顆金屬
彈在擊中目標時都相當於一顆重磅炸彈,在對行星的地面目標進行連發射擊時,
很快就能掃平一座山峰。由於與水滴的相對速度疊加,金屬彈具有更大的動能,
但在擊中水滴時,只是減慢了它的速度。水滴立刻調整了推進力,很快恢復了速
度,頂著密集的彈雨向“綠”號飛去並穿透了它。這時,如果用超高倍數的顯微
鏡觀察水滴表面,看到的仍是絕對光潔的鏡面,沒有一絲劃痕。
強互作用力構成的材料與普通物質在強度上的差別,就如同固體與液體的差
別一樣,人類武器對水滴的攻擊,如同海浪衝擊礁石,不可能對目標造成任何破
壞,水滴在太陽系如人無人之境,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摧毀它。
剛剛穩定下來的艦隊指揮系統再次陷入混亂,這次是由於所有作戰手段失效
產生的絕望所引發的崩潰,很難再恢復了。
太空中的無情殺戮在繼續,隨著艦群間距的拉大,水滴迅速加速,很快把自
己的速度增加了一倍,達到60 公里/秒。在不間斷的攻擊中,水滴顯示了它冷酷
而精確的智慧。在一定的區域內,它完美地解決了郵差問題(1),攻擊路線幾乎
不重複。在目標位置不斷移動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需要全方位的精確測量和復
雜的計算,而這些,水滴都在高速運動中不動聲色地完成了。但有時,它也會從
一個區域專心致志的屠殺中突然離開,奔向艦群的邊緣,迅速消滅已經脫離總艦
群的一些戰艦,在這樣做的同時,會把艦群向這個方向逃離的趨勢遏止住。由於
已經來不及進入深海狀態,所有戰艦隻能以“前進三”的加速度疏散,艦群不可
能很快散開,水滴不時地在艦群邊緣的不同位置進行這樣的攔阻攻擊,就像一隻
迅猛的牧羊犬奔跑著維持羊群的形狀。
①數學上用不重複路徑聯結的多個結點的問題。
在被水滴擊穿的戰艦中,以穿孔為中心的一段艦體會立刻處於紅熾狀態,但
也只是三至五秒的時間,核燃料的聚變爆炸很快發生,在被核火球吞沒的戰艦中,
一切生命都在瞬間汽化。但這只是就攻擊中的一般情況而言。水滴一般都能準確
地擊中戰艦的燃料艙,它是靠實時檢測燃料艙的位置,還是本身就存貯著由智子
提供的所有戰艦的結構資料庫,不得而知。但對於大約十分之一的目標,水滴沒
有擊中燃料艙。在目標毀滅的整個過程中,核燃料不會發生聚變,戰艦由紅熾狀
態到發生常規爆炸要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最殘酷的情況,戰艦內部的人
員在高溫中掙扎,被烤焦後死亡。
艦隊的疏散並不順利。這時,空間中已經充滿了冷凝後或仍處於熔融狀態的
碎片,以及大塊的艦體殘骸,戰艦在飛行中,艦上防禦系統要用鐳射或電磁動能
彈不停地摧毀航行方向上的這些東西,由於碎片都是在距戰艦大致相同的距離上
被擊中,就在前方形成了一個由閃光和焰火構成的弧面,戰艦彷彿頂著一個燦爛
的華蓋在飛行。但總是有相當數量的碎片漏過防禦系統直接撞擊戰艦,對艦體造
成嚴重損傷,甚至使一些戰艦失去了航行能力,與大塊殘骸的相撞更是致命的。
艦隊的指揮系統雖然處於崩潰狀態,統帥部對艦隊的疏散仍進行著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