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多少好地方,老夫都還沒去過呢,真是想告老還鄉回去到處溜達溜達。可惜……老夫還不能去,先帝去世的時候,老夫發過誓,要守著陛下,要看著大梁的門兒的。
今上,也起過誓,要把這大梁打造成百姓安居樂業,天下盡是良田美池的萬年盛世。哎,老夫捨不得,這麼些年了,就沒離開過陛下,這治理天下是你們讀書人的事兒,可老夫只會動刀動槍,所以老夫就想看著,看著咱大梁一天天的富足,一天天的成為大帝國!
品廉呀,你寫吧,把咱陛下的好江山都寫進去,老夫……哎!要是真有命看到那一年,老夫死也瞑目了,老夫都六十七了,還能看幾年呢,去不了了,咱大梁這好河山那!老夫去不得了……”
顧巖是真的說的動了感情,不由得掉了眼淚,周圍的讀書人也是生就的感性之人,也跟著都掉了淚。
許文祿更是不由得握著顧巖的手,顫抖哽咽著說:“七星公啊!赤子之心啊!”
一場早朝,有關於顧巖跟許文祿的事兒,那就嘩啦啦的傳遍了,顧巖做這樣的事兒,倒是像他的脾氣,他就是個炮仗,直來直去的,想怎麼就怎麼,你要說他誇什麼道德文章,可真沒人相信,要說他誇獎遊記,這就正常了,像他做的事兒。
下了早朝,許文祿回到家,將自己的品廉遊記,認真的抄錄了一遍,共七卷,八十多篇文章送到了郡公府。
顧巖收到文章後,叫顧茂德親自送了兩桶橘子過去給品廉先生嚐鮮,還送了幾塊好墨過去。
一來二去的,許品廉竟然跟顧巖成了忘年交,最好的好朋友,在今後的日子裡,顧巖常常叫人去請品廉先生到家裡來,或去郊區踏青什麼的。
一時間,品廉先生跟七星公的友誼,竟然成了佳話,被讀書人傳誦來傳誦去,那品廉遊記竟然成了今年最紅,最紅的紅書。
自然,讀書人對顧巖,對顧府,也有了極好的印象,現在,率性之美,依舊是社會的主流。
有關於品廉跟七星的事兒,暫且說到這裡。
那日早朝過後,在傍晚時分,陛下派遣內侍到了顧府,賜了王白油的《石黃山四景圖》四卷給顧巖,第三日大朝結束,還獨留了顧巖去了水澤殿敘話。
君臣倆絮絮叨叨的說了一上午舊事,午間陛下還留了顧巖的飯,吃飯的時候,顧巖只能吃一些軟爛的,道,老了,牙都不全,咬不動了。陛下看他的眼神,竟然滿是憐憫心疼的情誼,也是,早年跟著先帝活著的,也沒幾個了。
顧巖這般行事,倒是令顧昭對自己哥哥刮目相看,想想也對,老哥哥打了一輩子的仗,沒幾份頭腦,能成為名將嗎?不是幾份頭腦,老哥哥應是極為通透的,只是武人做事,難免有些自我框架,粗魯也就成了一種體現耿直的方式罷了。
不過老哥哥這樣做,倒是給顧巖開啟一扇門,有個主意,模模糊糊的被他抓住了犄角,這個犄角後面有一隻大獸,這大獸就是可以保住顧家最少幾百年富貴的一隻巨大的屏障。
它到底是什麼呢?顧昭苦思冥想,已經進入了一種詭異的狀態,他在家裡實在想不起來,這日,便換了常服,帶著細仔跟新仔去了街上的瓦市。
上京城的瓦市,就是上京的遊藝場,在這瓦市裡,有上百的棚子,也有勾欄院,茶室等等娛樂的地兒。
顧昭溜達了一圈兒,鬧市裡的氣氛到令他的腦袋鬆散了一下,正逛的舒爽,街頭有人叫他:“阿昭!是你嗎?”
顧昭一回頭,哎,卻是久沒見到的薛鶴,薛彥和。
第二十七回
“是彥和啊;久沒見了;真是巧。”顧昭笑眯眯的打招呼。
如今;薛鶴穿著打扮十分精緻;看樣子不止是家裡送來錢這般簡單,倒像是發了一筆小財的樣子。
“可不是;上次你走的匆匆,我再回去也沒見到你;不過那山上的死和尚,皆是狗眼看人低之輩,你走沒幾天;我也住到山下了,如今在下司馬,租了一處兩進的院落,阿昭若是沒事兒,閒了就去我那處耍子。”薛鶴很是熱情。
“成,一會你帶新仔去認門兒,改日我去你家。”顧昭向來都這樣,也不知道客氣為何物,這大約就是顧家的血統問題。
“歡迎之至,我早就說去找阿昭,可惜,阿昭走的匆匆,京中顧姓人家不少,以前每天在一起,也想不起問阿昭,那日不見你,我竟以為再也不得見了。哎哎。看到阿昭,著實高興。”
薛鶴露著笑意,上下細細的端詳顧昭,顧昭任他看,待他看完,自己還沒開口,顧昭到先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