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部分

陸正絕無一絲催逼促動,他要的是陸正真心所求。

這因為自己受創才產生的困惑,自己真的應該進入其中去尋求一個答案嗎?換言之,那就是一個本不存在的問題,是一團虛妄,自己何必去跟一團虛妄作對呢?白衣人師父也說的很清楚了,如果是為了修行,那自然是要這麼做,但自己真的想要修行嗎?

陸正自問從來不是一個有修行之心的人,並無長生解脫之求,算不得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入知命境對別的修行人而言或許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對於陸正來說,卻毫無誘惑。

眼前自己所困惑的不是天地之間的一切是怎麼發生的,而是這一切為什麼要發生?如果元神不受撼動,那就可以平靜接受這一切。發生已經發生,既然不是自己可以做主,那就只有平靜接受這一切。

但問題是,或許一切都可以接受。心兒的死,自己真的可以就這麼平靜地接受,讓心兒就此離自己而去嗎?陸正心中一想到這一點,便覺得心中生出一種難以壓抑的痛楚,又有一種幻滅虛無襲來,竭力要將他的元神諸感吞噬,讓他感到巨大的恐懼,不寒而慄。

隨著對這種幻滅虛無的恐懼越來越清晰,陸正目光也逐漸凝聚,顯出內在堅定,隨即他收斂心神,整理了自己的衣物,鄭重其事地向白衣人跪拜,道:“師父,弟子請問,什麼是命?”

一語既出,字字鏗鏘,好像每個字都要在地上砸出個洞來一般。(小說《聖蹤》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第十六章 我來天地何所對

什麼是命?

剛才陸正一進山洞問的就是這句,現在又問出了同樣的問題,只不過前後兩次發問,他的心境已是大為不同。之前一次問出這句話的時候,更多的是將心中一種漫無邊際的悲傷不解、無奈困惑,寄託在對於“命”的質疑之中,可以說是接近於一種心念困鎖中的質問和控訴的抒發;而這一次的發問則已不同,雖然困鎖之感仍在但種種波動的情緒已緩,但心念已是沉浸於對“命”的反省和思索。

陸正對於“命”的思索,並非起於主動,是因心兒之死,造成七情反噬元神,元神恍惚之中造成的心境動盪。所謂思索,其實不過是他內心之中形成的種種困惑。為什麼說這樣的困惑並非思索,因為陸正並不是在追求一種答案,而是一種漫無目的地質疑,因為心兒之死,他心中質疑了天地生物的用意以及萬物存在的意義。

天地為什麼生物?萬物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的確是修行人到了知命境大成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只是這樣的自問,並不是修行求證的方式,因為修行人的修行不是空思假想,而是要在身心之中步步印證。但是心境之中的這種困惑並非沒有意義,也可以說是一種修行求證願心的發端,只不過對於陸正來說,未免有些太早了。他才剛剛進入知命境,神通法力運轉尚未達到知命圓滿,就有了這樣的元神衝擊,是十分危險的。

聖宗提出修行之道有知身、知心、知道、知命、知天、脫天等重重境界,其中身、心、道、命、天既是神通求證之本,更是境界所成之名。如知身境中,修行人尚不能稱我而面對乃是自己肉身。以此肉身為本求證元神化顯之境,而所成境界正是知身境,既知身而身有知。那麼到陸正現在已入知命境,求證以命,若能知命則能成就命知。

修行界對於各層境界成就之人都有不同稱呼。而且佛道各自不同。以道門而言,成就知道境稱真人。而成就知命境後因通達萬法、會己為宗,已是宗師氣象,往往會尊稱為仙人。但這不過是一種恭維罷了。其實並非真仙,而是表示其修行已窺破生死之秘,蛻脫凡軀,漸以趨近仙道解脫之義。

修行之道,步步超脫。其中最大的困惑便在生死之中,就連修行所要追求之最終目的也被稱為長生解脫之境。能長生便是解脫之中最關鍵的事,也是代表瞭解脫首先要追求的境界,正是免於生死所拘,不隨其變化。萬物因天地造化而生,又因造化而滅,生滅是天地之數,修行人想要長生,豈不是違抗天地?這其中的修行之道究竟有何等奧秘,自古以來哪怕是修行人也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其中的玄妙。畢竟能夠達到知命境的修士可以說就算是萬中只怕還是無一。

修行界傳統之中。在修行弟子達到知道大成境界之後,便會傳授師門修行法決的全部內容。也就是說修行人要歷劫入知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