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部分

第276章 盤古

從1910年建國至1935年,在帝國1540教育計劃的長期推動下,帝國教育擁有7400餘所專科學校和415所高等學院,每年培養中高等專科畢業生180萬人,培養大學生16萬人,透過“兩個萬人計劃”的長期推行,帝國每年在海外英美德法等國都長期保持超過一萬名的留學生,其中約有1/4在海外高等學府取得博士學位。

至1935年,帝國透過技術移民、國際公區計劃從海外引入外籍人口超過780萬人,其中,外籍的中高階技師、工程師、科研人員、學者、醫生、科學家、教職員約佔總比的14%,僅有資格納入外國專家總局管轄的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工程專家就超過1。55萬人。

正是有了這樣基礎,中國才可以在20世紀的30年代複製德國在一戰前的奇蹟,透過政府扶持及企業主導的科技研究迅速成為世界科技大國,從1933年到1935年,中國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包攬了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醫學獎,帝國中央科學院組織的尼古拉。特斯拉爵士科學獎也被視作代表最高榮譽的國際應用科學最高獎。

在1928年之前,帝國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在追趕歐美列強,而從1930年之後,帝國的科技研究則幾乎都處於追求更高水平,從1925年至1935年的這十年時間裡,帝國一直是世界上科研支出規模第一大的國家,特別是在大蕭條的1929年至1933年期間,帝國的科研投資幾乎佔全球的80%以上,這五年也是帝國拉開和英美德法等國差距,一躍成為世界科技領域的最強國的關鍵時期。

但是,這種領先地位還處於一個相對微弱的狀況。為了追趕差距,在經濟恢復之後,英美德蘇法日各國都加大了科技研發投入。特別是美國、德國和蘇聯,其投入規模空前強大,而帝國為了維持現階段微弱的科技領先優勢,也繼續加大投資規模。在科技研發資本投入的規模上仍然牢牢佔據世界總量的50%左右,在科研人員的總量和平均教育水平上,帝國也佔據世界的領先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已經在整個帝國上下都達成了一致的共識。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1935年底,帝國已經完成了兩個具有世界性革命的新技術。

第一個新技術就是半導體材料的圓晶直拉法,從201工程開始創立起,帝國就從將這一技術納入研究範圍,邀請在1915年發現了這一工業技術特徵的波蘭科學家簡。裘克拉斯基來華擔任中國半導體工業研究院的的首席科學家。

在過去的二十五年間,帝國不斷投入資金進行相關的研究。加上反向研究,逐漸摸索出更有效率的高規格矽、鍺等二十多種不同的半導體材料的圓晶直拉法工藝,並且找到了更為特殊的新一代砷化鎵、砷化鋁等複雜工藝下才能出現的半導體材料。

隨著這種工藝技術從研究院的實驗室進入工業規模生產階段,這就意味著帝國的電晶體研究已經進入新的階段,中央計算機研究院在此基礎上也啟動了全新的晶體計算機的研製工程。積體電路在帝國內部的秘密運用也將進入新階段。

在現在的階段,電晶體和積體電路還都只限制於軍事用途,對於帝**事武裝的雷達、計算機等特殊發展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從整個世界工業史的發展來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就是抓住了二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憑藉人口和資源優勢一躍成為世界工業大國,又抓住了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早班車。

在這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影印機、傳真機、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雷達、聲納、渦噴發動機、油泵柴油機、青黴素、盤尼西林、計算機、彩色膠捲、塑膠、化學纖維、玻璃纖維、信用卡、縱橫式自動電話交換機、核電站、核武器、航空母艦、導彈、電晶體……改變人類歷史的一切都誕生在這十年,或是在這十年成熟,或是在這十年開啟。

帝國幸運之處就在於大蕭條期間,一躍成為這十年間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並且擁有最強的科技研發實力,乘機同歐美力強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在這些新的世界工業科技中,有兩種非常重要的產業技術是帝國保持著絕對優勢的領先地位,並且是歐美短時期難以追趕的,第一是此前所說的半導體工業,第二則是核工業。

帝國在晶體工業上投入的時間長達二十五年之久,才在中央計算機研究院、東北電子研究院、江南電子研究院三所國家級科研中心獨立完成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