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點頭道:“趙武靈王是個英雄,寡人也挺佩服,只可惜寡人晚生百年,沒能與這位英雄見上一面。”
李牧話鋒一轉。接著分析道:“然而,胡人並非沒有缺點。一是胡人以利合,組織性和紀律性不強。有利則如猛虎,勢不可擋,若無利,則土崩瓦解,甚至會自相殘殺。二是胡人的裝備並不先進,遠遠不如華夏,胡人雖善射,但他們的射程遠遠不如華夏的弩射得遠,特別是大秦的周公弩用來對付匈奴騎兵,再妙不過。射程遠,箭矢如雨,可以有效地殺傷胡人。”
眾人齊皆點頭稱妙。秦王讚道:“寡人聽聞的胡人,多是勇悍善戰,不可戰勝之類的屁話,就沒有如將軍精闢之妙論。若非將軍對胡人極為了解,說不出這樣有見地的話。”
“王上過獎了。”李牧往下分析,道:“三是胡人騷擾有季節性,春夏之交也有騷擾,但規模數量不如秋季。因為秋季草肥馬壯,正是胡人戰鬥力最強地時節,便於打硬仗打惡仗。四是胡人騷擾多為擄掠,若是遇到雪災,牛羊凍死餓死的凶歲,來年春天必有大戰惡仗。”
後世對匈奴缺點的分析主要就是這四點,周衝在心裡暗贊李牧不愧是擊胡出身的,對匈奴瞭若指掌。
“將軍高論,寡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秦王聽得很是興奮,問道:“依將軍之見,要如何才能保得北方安寧?”
李牧不答所問,反問秦王道:“李牧斗膽請問王上,要如何對待胡人?取守勢,還是取攻勢,還是徹底解決問題?”
“徹底解決問題?”秦王自然明白這話的意思,猛地站起,興奮得不住搓動雙手,道:“嗯,若是有機會,寡人就奮力一擊,徹底解決胡人問題。只是,就目前形勢來說,還做不到,宜取守勢,為寡人平定南方爭取時間。”
“黃河九曲,唯有一套。”李牧指著地圖,道:“王上請看,這是咸陽,這是河套之地。自從華夏內亂以來,匈奴佔據了河套之地,河套之地不僅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宜於牛羊生長,是以匈奴在這裡大量養殖牛羊馬匹。再者,河套之地去咸陽不過千里之地,無異於一把利刃懸在咸陽頭上。”
秦王右手猛一握頭,讚道:“是啊。河套之地戰略重地,寡人每每思之,連覺也睡不著。李將軍的意思是要先拿下河套之地,解除匈奴對咸陽的威脅,是這意思吧?”
“王上聖明!”李牧道。
從歷史教科書上我們都知道蒙恬擊潰匈奴,收復河套之事。但是教科書卻沒有告訴我們秦始皇為什以要攻擊河套之地,原因就在於河套之地對咸陽地威脅太大。秦朝滅亡以後,匈奴重新佔據了這塊富饒的土地對長安構成嚴重威脅,漢武大帝費盡了心血才把匈奴從這片草地上趕走,徹底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盤活了整個戰略態勢,變被動為主動。
秦王問道:“解除河套之地對咸陽的威脅固然是好事,只是眼下寡人不能給你太多的軍隊,對這點李將軍心裡應該有數。”
就目前來說,秦王最明智的戰略就是先南後北,先集中力量平定南方,然後再對付北方,李牧自是明白這個戰略,道:“王上,臣測算過了,若是王上給臣十萬之眾,不出三年,臣把河套之地獻於王上。”
秦王雙眼放光,道:“好,寡人就給你十五萬大軍。”蒙恬收復河套之地,投入了三十萬大軍,只用十五萬太划算了。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議(五)
王上,臣以為要進攻河套之地,必先要有一個依託,河套之地的長城,把以前的長城改造成一個巨大的戰略後方,可以屯積物資,駐紮軍隊。”李牧說出自己的想法,道:“一旦時機成熟,臣就率軍果斷出擊,收復河套之地。”
秦王讚道:“好想法。和匈奴這樣善於機動的對手打仗,沒有可以依賴的後方,這仗很難打,改造長城,把以前僅僅只作為防禦的長城改造成屯兵地,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當年蒙恬正是對河套之地的長城進行改造,使其攻防一體,成為可以依賴的戰略後方,這是蒙恬能夠擊潰匈奴的一個重要原因,沒有想到李牧也是持這種看法。
對於當時的戰爭水平而言,這的確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提議,尉繚,韓非,王翦,蒙武,蒙恬大加讚賞。
就在眾人的讚歎聲中,周衝出言反對,道:“王上,此議不可。”
“周先生,這可是目前最為萬全的法子,有何不可呢?”萬未想到是周衝反對,就連對周衝極是信任的秦王都有些難以理解,好奇地問道:“周先生有看法,你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