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的時間後,飛機劇烈的顫動消失了,然後突然感覺一輕,自己就真的象鳥兒一樣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行,不,比鳥飛得還快,還高。
從那以後,何雲飛就迷上了飛行。不過很可惜,剛開始的時候,飛機還非常少,要很久才能輪到一次上天的機會。不過等到十一月份的時候,基本就可以每兩個人就有一架飛機了。這時何雲飛見到了他們這支隊伍的司令,也是這個國家的總統。總統給大家講了很多關於空中飛行和在空中作戰的事情,何雲飛聽得都入迷了。
再後來,在飛機場上用白線畫出了一個180米長,25米寬的一個方框,飛機的起飛和降落必須在這個區域內完成。起飛還好說,只要踩緊剎車,將油門放到最大,然後鬆開剎車,在大概到了方框的盡頭的時候將飛機拉起來就可以了。可降落能停到方框裡卻真的很難,幾乎沒有人能做到,用和他住一個宿舍的山東大漢劉偉鵬的話來說:“這就象天上下雨,還得保證雨點都打到一個酒盅裡,這咋可能嘛!”那段時間大家都煩躁得不行,天天除了吃飯、睡覺、聯絡,就是在一起商量怎麼能做到教官們的要求。有人去請教教官,教官也一攤手:“我也沒做過,只能是和大家一起摸索,不過這是總統交代下來的任務,必須完成。”
既然是總統分配的任務,所有不滿和質疑的聲音立刻都消失了。總統在說人可以在天上飛之前,有人這麼想過嗎?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總統說可以做到,那就一定有能做到的方法,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而已。於是大家又開始一遍一遍地練習,機場上空每天從早上日出到太陽快落山,飛機巨大的轟鳴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十一月的一天,何雲飛在練習降落的時候把油門一下收到了底,失去動力的飛機開始向鳥一樣滑行了一段,然後就象石頭一樣掉落了下去。這時距離地面已經很近了,何雲飛順勢控制著飛機在方框的範圍裡停了下來。等他從駕駛艙出來的時候,周圍的飛行員和機場的勤務人員都不約而同地歡呼起來。這時他才注意到,自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降落,而且降落的距離大概只有130米左右。這時何雲飛才瞭解到總統的提示:“要把降落變成一次有控制的墜機”是什麼含義了。於是在這之後,碰巧變成了技巧,並作為經驗傳授給了大家。
時間到了年底,總統又一次以空軍司令的身份來到了五常,觀看了大家起飛、降落和投彈等科目的演習。可以看得出,總統是非常高興的,之後就離開了五常去了大連。而包括何雲飛在內的60名技術最好的飛行員和被挑選出的大批地勤人員一起又坐上了來的時候的火車,開始向南,一直到了渤海邊上的葫蘆島軍港。
一下船,何雲飛就被軍港裡兩條怪模怪樣的軍艦給吸引了。一條就象是一個絲瓜從中間刨開放到了水裡,露出上面平平的甲板和一邊零星的天線之類的東西。另一條還好一點,在一個大甲板的邊上矗立著指揮塔和天線,甲板的周圍還有一些小的炮塔。何雲飛看了看兩艘軍艦,尤其注意到了上面大得有些過份的甲板,心裡有些明白了,接下來,恐怕就要在船上待著了。
果然,60個人被分為兩個中隊,分別上了兩條船,何雲飛因為技術比較拔尖,成為中隊長,另一艘軍艦上的中隊長叫蔡猛。而原來和自己一起的劉偉鵬則留在了五常的基地,據說要當教官培訓新手了。
飛機早就被裝在軍艦的肚子裡了,還是自己熟悉的殲一,也是國內唯一的一款機型。在軍艦上起飛的感覺很獨特。當滑到軍艦的盡頭的時候,飛機會沉一下,好像馬上就要掉到了海里,然後又慢慢爬升起來,每次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刺激。
如果說起飛是一種冒險,那降落就是生與死的考驗了。巨大的軍艦迎面而來,自己彷彿馬上就要撞到上面,這時必須強迫自己去降低高度,收住油門,甚至在開始的時候要抱著必死的決心才能把飛機落到軍艦上。自然一開始大家都是在軍艦甲板的中部降落,剩下的距離根本就就停不住飛機。好在總統讓人在甲板的末端豎起了一張巨大的網,挽救了很多同伴的生命。儘管這樣,在長達半年多的訓練中,還是有兩位戰友因為操作失誤,在降落的時候直接撞到了軍艦上犧牲了。至於掉到海里、降落時飛機報廢的情況比比皆是。
何雲飛心疼啊,一架飛機夠成百上千戶人家過上一年的好日子了。可總統不心疼,飛機始終保證供應,只是強調了再三,一定要注意保證飛行員的安全。每天都是起飛、投彈、降落,只要是天氣允許,每個人每天都會練習一次。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快半年,原來的菜鳥們都成了老鳥,在軍艦上的起飛和降落都成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