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沒有拘束的。所有一切規矩儀式,是做什麼用呢?是唱戲表演做給別人看的——身教,啟發別人的恭敬心,啟發別人的道念,為大眾作一個好樣子,用意在此。
小乘著重在形式上,大乘人往往就沒有拘束了。大乘佛法論“心”不論事,小乘法是論“事”不論心。英雄豪傑他們不拘小節,往往容易得罪人,容易招惹是非,所以‘善事常易敗’好事多磨;好人常常容易遭受人的毀謗,遭受別人的指責,在這時候,仁人長者,有智慧、有福德的人,應當幫助他,排除他的困難,使他將來在社會上有成就,這個功德是最大的。因為不只是他個人的成就,是他替社會、替國家造福,為一切眾生造福,這個功德就大了!
由此可知,如果在佛門裡面,我們能夠培養一位法師,功德之大,很多人不曉得。以為修個廟,出多少錢,做多少好事的功德最大。其實那個大是有限的,不見得是真正大,有些是善心卻做了惡事;唯有培養人才,這個功德才是真大!唯有人才才能續佛慧命,使佛法綿延不絕。
佛法的人才最為困難!他的志一定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的心清淨平等、大公無私——這是佛門的人才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發現有這樣的人才,我們要盡心盡力去扶助他。他將來成就了,所度化的眾生,對於佛教所有一切貢獻,幫助他的人功德和他一樣大。
我們這一代弘法的人才為什麼這麼少?當然發心大小、品質都有問題。真正發道心的人不多,外緣又不好。特別是在家的二眾弟子都捧老和尚,錦上添花!初學的人出來講經都不來聽,學生的信心完全失掉了;還是去學敲打唱唸,做佛事趕經懺吧!這是我們在家弟子在外緣上沒有盡到責任。所以今天凡是年輕人發心出來講經——講得純正,我們要聽;講得不純正,我們不聽。讓他自己去反省、去改正,改好我們再去聽,鼓勵他弘揚正法。這樣才能獎勵年輕人,鼓勵他們發道心,給他環境來培養他,這個功德無量無邊,這是真正的續佛慧命。
何謂勸人為善。生為人類。孰無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沒溺。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開其迷惑。譬猶長夜大夢。而令之一覺。譬猶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為惠最溥。
人沒有不向善的;再惡的人,他口裡也說要修善、要行善。由此可知,善心、善行是人的天性,就是佛法裡所講的“性德”。既然善心、善行是性德自然的流露,為什麼還會作惡?仔細研究,不外兩個原因,第一是內裡的煩惱、習氣;第二是外有惡緣,人才會造惡。雖然造惡,不被良心譴責的人很少;作惡,他知道不對,會受良心的責備,可惜他沒有善友提醒他、幫助他回頭,於是愈迷愈深、愈陷愈重,這種情形往往有之。
了凡先生在此,也說得很清楚:‘世路役役,最易沒溺。’在世間營生,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為了事業,都會受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一個不良的社會風氣。像現前臺灣賭博風氣太盛,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多少年輕人沉迷於此,對他本身、家庭、社會,皆是非常不利的,有識之士都能覺察。可是時勢所趨,這個不好的風氣,實際上會逐漸遍佈到全世界。尤其是大眾傳播工具發達,所以受影響的面就更大了,時間也就更長了。我們遇到親戚朋友,要能夠善於開導他,尤其是這一部《了凡四訓》,所說的全是真理真事。
做股票有時是很容易發財,所發的財也是命裡有的;命裡要是沒有,即使錢財在我們手上過一過,又能得到什麼呢?還是一無所有。帶在身上,怕偷、怕搶;放在銀行,銀行裡面鈔票很多,去看看跟自己的有什麼兩樣?無非是增長貪、瞋、痴、慢而已,一點好處都沒有!古人講得好,人生於世,也不過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與其說福報一時享盡,不如把福報慢慢的享用來得好!所以真正能如理如法的開導,使他們能覺悟過來,不作投機取巧的營生,才是正道、長遠之道!
所以‘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佛法講善巧方便,使對方歡喜、樂於接受,真正達到警覺的目的。‘開其迷惑’,用比喻來說,像‘長夜大夢’忽然醒覺過來了,佛門裡面叫“開悟”,悟後就是“修”。又好比‘久陷煩惱’,我們能把煩惱拔除,得到清涼自在,就是“智慧”;“煩惱”就是迷惑。‘惠’,就是對別人最有利益,最大的幫助。
韓愈雲。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
這是講善巧方便法。‘一時’,是當世。我們分析事理,勸導別人,令他覺悟,這是“口說”,只是有利於當世。如果我們要想勸導廣大的群眾,乃至於後世之人,最好的工具就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