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七回 皮毛戰正式開啟 進潼關拜見楊林

起身拱手狠狠的說道。

“盧大人安心行事,諸位從旁協助,不得有失。後天本王就將回返京城面見父皇母后,希望能在京城聽到你等的好訊息,那時,本王在父皇面前亦有些臉面。”楊二扶起盧照鄰後,對在座的幾位潞州大員說道。

“敬請主公放心,我等自當傾力而為。”眾官盡皆起身施禮道。

送走了裴世矩等人後,楊二回到了自己書房。這時,王黛、出塵等已在書房等候了。

“夫君請看,這是麻大人曬出的第一張白紙,卻是好過我朝現有糙紙。”王黛拿著手中的白紙對楊二說道。

“為兄看看,嗯---,輕薄倒是有了,但還顯得灰暗無光,這個白只是灰白、暗白,白淨度上還有欠缺,可提醒麻大人多加些增白劑。”楊二接過這張兩尺見方的紙看了看,作出了自己的評價。

“何為增白劑?”出塵問道。

“哦!這個嘛,為兄也說不清,麻大人聽了自會明白的。”

兩女聽後,也不在問只是點了點頭。

“也不必急於一時,慢慢來。可就這樣的紙先行印刷書籍,將《三字經》和本王的詩集先印製成書,為兄這裡在將《弟子規》和《百家姓》兩書默出一併印刷出來。兩日後本王回返京城面見父皇母后時便以此為禮物,送給父皇母后一閱。”

兩女不語,有些不開心。

“夫君,若是我等離開這裡了,這印書一事豈不是要暫停了?我姐妹這幾日的辛苦豈不白費?”王黛有些嗔怪的說著。

“豈能白費了,要印的書籍先交給麻大人或是貞娘嘛!他們自會安排人去作,再說開書坊也需去賃店鋪,我等先回京城拜見了父皇母后,過些時日便返回潞州就是了。再說,出塵妹妹也要去京城看望孫神醫和袁天罡大師的。”楊二拍著王黛的手小聲安撫著說道。

“就依夫君罷了。”王黛臉色緋紅著小聲說道。

“好了,抓緊時間,為兄念,你來記。先錄《百家姓》吧!待會兒再錄《弟子規》。”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書房中頓時傳出讀書聲。

只是,楊二和二女配合的好,也帶有一些顯擺之意,竟然趁著窗外小雨瀝瀝和滿目的蔥綠,楊二借景生情般又將《陋室銘》唸了出來,王黛和出塵更視這楊二為天上文曲星臨凡一般了。

兩日後,楊二帶著伍雲召和羅成以及500名親隨家將離開了潞州向著潼關方向而去。

這回,楊二不準備走旱路,而是改由潼關碼頭上船,乘船沿著新開的廣通渠前往京城長安。也可以順道去見見自己的皇叔靠山王楊林,自己從楊林那裡要來了花刀將魏文通,一直都還沒有當面謝過,這次正好有時間可以去見一見這位老王爺了。

一路向西,只走了兩日不到,便來到了潼關關前。關上隋軍見是晉王親到,不敢怠慢了,趕忙開啟關門,並急報王府靠山王楊林得知。

在城門守將的帶領下,楊二一行徑往城中王府而去,就要到王府時,遠遠的便看到府門前佇立著一位鶴髮童顏的老將,正揹著手在府門前來回走動著,似乎是等的有些焦急樣。

楊二一行見了,忙加快了腳步,來到府門前翻身下馬排成一排,齊聲向階上的老王爺楊林施禮。

“皇叔,侄兒來看望您來了,皇叔一向可好?”楊二躬身大禮問答。

“皇侄免禮了,起來說話。”楊林見晉王給自己施禮,趕忙走下臺階扶住楊二說道,同時,用飽含慈祥的目光看著這個有些日子沒見的親侄兒。楊林沒有後代,只認得幾個乾兒子在身邊奉孝,一直以來就視這個兄弟楊堅的次子為親子,兩人也最是相親相愛。

楊二行過子侄禮後,便攙扶著楊林往屋中走去。眾將也隨之跟上來到廳中坐下。

“皇叔,容侄兒給您引薦,這位便是前後兩次奔襲千里,全功而返的驃騎將軍伍雲召上將。”伍雲召見自家主公率先向老王爺介紹自己,趕忙起身對楊林見禮。

“王爺,小侄雲召見過王爺了。”

“呵呵!不想我那義弟忠孝王伍建章盡有如此了得的兒子,好一個大將之姿,果有乃父當年的風采啊!”楊林看著伍雲召不住點頭,由衷的喝彩道。

“皇叔,這位小將你可認得?”楊二指著伍雲召身後的羅成對楊林說道。

羅成見楊二指著自己,也忙起身對楊林拱手施禮。

“這位是---”楊林見羅成面生,不由得想著。

“伯伯,小侄羅成,靖邊侯北平王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