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章 上海港不在上海 城建稅一定要收

長構圖規劃的穆先生身上。

這天二人正在屋中為城址的確定產生了不小的分歧,正各說著自己的選址理由。

“穆老,你所在的那個時代上海尚處在未開放之前,上海的地理優勢完全沒有體現。從隨後的國家發展來看,開發浦東這片是重點,也就是說上海城市中心在往東偏移,更加靠近大海。所以,我決定上海港的選址在這裡。”說著,楊二指著沙盤上的長江出海口和後世崇明島的一圈。

“這裡太過靠近大海了,你想過海上風暴颱風這些問題嗎?後世可都是鋼筋水泥結構的建築,地基可以深入地下數十米。那是可抗10級以上臺風甚至颶風的。而這時建城不可能使用鋼筋水泥,更不可能挖很深的地基,可想一陣颱風吹過後,地面上就沒剩什麼東西了。所以,我不認同近海建城,風險非常大,不科學。”

穆先生不光反對而且理由非常具有說服性,讓楊二聽了之後都不禁點頭,無法反駁。

“穆老說的很有道理,我沒想到來自大海的不確定因素,颱風是沿海百姓生存的最大威脅。甚至會出現海嘯,使海水內灌,水災風災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和建築能抵禦的。那穆老的意思是遠離出海口選擇臨江的地方建城?”

“對!至少距離出海口一百里甚至兩百里,這樣颱風對新城的危害會減小很多,海水順江道倒灌回流也不怕內澇。我看就在這裡最好~”說著,穆先生指著沙盤中的一個點。

“這裡啊?揚州和崇明島之間?”

“對!若是我沒記錯地圖的話,這裡應該就是南通市所在的大致位置,這裡據出海口大致一百五十里,還是長江距出海口最近的一個江灣處,這裡可停泊很多商貨船,並且能躲避海面的大風,從目前來看這裡是最佳的建城地點。”

“這裡好像與後世的上海有一段距離啊?”

“對!若是你修建的是磚混結構的房子,那就可以去黃浦江畔建城。否則,還是務實一點,離大海遠一點為妥當。當然,你可以聽,也可以不聽。”

“嗯!好了,這個問題不用爭執了,我聽穆老的。”

最終,楊二還是被穆先生說服了。

其實遠離大海建城是現今這個時代不得已而為之的,好在從南通這個位置出海也就半天多點時間,似乎也不會耽誤什麼事情。

“建城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要做的準備實在是太多了。難道你還要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之後在離開不成?”穆先生問道。

“不用。明天再帶鄭旭等揚州官員們去看看那可做建城的地理位置,若是沒有問題這事就定下來,交由鄭旭他們來全權接手了。”

“嗯!話雖如此,但還是應該將建新城的要求說清楚。唉!這建城啊!可說是一件大事啊!三五年都不見得建好。”

“呵呵!這建城一事便無需我們多操心了,順其自然吧!慢慢建設就是了。”

“嗯~”穆先生點了點頭,慢慢走到桌案前坐下,順手拿起桌上的清茶,品了一口。

“仲堅~”楊二對這屋外叫道。

“世兄,有事麼?”仲堅出現在門口問道。

“讓楊洋他們去把鄭旭、盧相、無忌和張鎮周、朱寬、陳崚等人叫來,就說朕有要事。”

楊二吩咐完仲堅後也坐到了桌案的另一頭,同樣開始品起這上等的春茶來。

“穆老,這可是最上等的本地綠春陽茶,就是在後世也非常有名。”楊二品了一口香茶後說道。

“嗯!果然是好茶,喝到口中回味無窮。這水也是好水,好水沏好茶,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啊!”穆先生品著茶有些陶醉的說著。

“穆老,我還有一種顧慮想聽聽您的看法。”

“說來聽聽~”穆先生放下茶杯說道。

“這個時代其實可供海貿的國家很少,這東邊就只有東瀛倭國,就是小日本。這東南一帶島國,也就呂宋和蘇祿一帶可去,其他地方,諸如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地都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根本沒形成國家。我朝海貿要想有收穫則必須過馬六甲去往天竺甚至更遠的阿拉伯、波斯等國。海貿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啊!”

“呵呵!這就是現實,你不接受都不行。不過,也該想的通才是,若是海船運貨可比絲綢之路的駱駝運的多得多,而且平穩。我看就到波斯和阿拉伯那片地方去進行貿易,那邊的黃金非常多。”

“嗯!只得如此,雖然海路遠了些,但一次可販運數十噸的商貨,走遠點也是值得的,關鍵是我朝的商品對西方國家來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