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部分

被囚犯“呸”了一聲,李大人的懷舊心情全部收起,並回到了現實中。當即擺出派頭呵斥道:“國法當前,爾等好自為之!”

巡捕五營中內西巡捕營的官軍早得到調令,有兩哨人馬前來協助,在李大人指揮下,將人犯從西城押解到了長安右門外。

接著又由守護皇城和宮城的侍衛親軍繼續押解人犯//最快文字更新。shumilou。無彈窗無廣告//,一直送到了午門外東朝房。

對於東朝房,李佑已經不陌生了。午門外東西皆有朝房數座,西邊為武官所用,東邊為文臣所用。平時用作等待早朝之所,其它時候凡有文官聚集會議,皆在東朝房舉行。

李佑與人犯來到時,算是最晚了,但這也正常,別人不像他這樣帶著囚犯到場,來的自然便利。

李佑掃了掃人群,默默計數。五閣老、六尚書、十二侍郎、正副都御使、通政大理、十三掌道、六掌科…所有廷臣都到齊了。作為主審,他咳嗽一聲,正要準備說幾句場面話,然後開始廷鞫。

正在此時,忽然有內監進入朝房,叫道:;“聖上有旨!宣眾卿移文華殿。”

這個旨意,打斷了朝房裡眾人的思路,這是要在御前廷鞫和廷推?隨後眾臣也只好入宮過會極門,來到文華殿中。

進殿方才發覺,天子寶座兩側,早有人在候著了。李佑看去,一邊是五軍都督府的五個勳貴左都督,另一邊是伴隨天子南巡的白翰林。

不只李佑,所有人心裡登時都雪亮。白翰林也就罷了,但五個勳貴出現在這裡,絕對是天子有意為之!若讓他們直接去朝房,只怕要引起全體文官的牴觸心理,所以透過這種兩側包抄方式,逐漸潛移默化的將勳貴滲透進朝政中。

李佑心裡嘀咕,從南巡時的近距離接觸來看,天子不具備這種玲瓏心思,背後必有人指點。

不多時,天子升座,群臣禮畢後,諭示道:“開始罷!”

李佑出列,對門口微微示意,隨即人犯被提上來。楊前撫臺、丁前運使、羅前知府入殿,面對數十道帶著探詢意味的目光,其中不乏他們的熟識,一時間羞愧的恨不能從腳下金磚裡找個地縫端進去。

因為同在揚州城,他們這些老江湖居然被最年輕、品級最低的李佑齊齊拉下馬,一轉眼又被李佑來審問。說出去簡直像官場笑柄,太丟臉了。

其實三人早經過欽差初審,供狀都有現成的。李佑所要做的,就是當著天子和廷臣的面,將事實理清,做出判決以供天子裁量。

他在滿殿不耐煩的情緒中,將三人供述讀了一遍,又問道:“爾等還有何話可說?”

丁前運使是最主要的人犯,聞言高聲道:“餘鹽私販之事,罪臣上任之前便已有之!上任後有南京來人,我才做下此罪,其實主謀並不在我!徐魏公和南京鎮守吳大用才是主謀!”

楊前撫臺也辯道:“罪臣襲擊皇妃之父,全因南京來人聯絡,一時誤聽誤信。主謀亦不在我!”

新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魏國公徐公爺出列對天子奏道:“二人所言,臣實不知情。”

天子對階下囚答道:“爾等所言,朝廷可另遣人去南京查訪,如有罪行,必不姑息!至於爾等,無論如何也是深負皇恩,先領罪伏法為好,李佑繼續!”

其實眾臣對這個案子都沒有多大精神去應付,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後面的廷推上,那才是關鍵時刻。

李佑得了天子旨意,轉身對群臣道:“以本官所見,前鳳陽巡撫楊某尚好說,只有前運使丁某與前參政羅某二人的罪行不太容易定刑。要麼論罪當斬,家中男丁戍邊,女眷發賣!”

殿中眾臣臉色變了變,心不在焉的也被李佑之語驚到了。這個刑罰太狠,竟然要因罪殺大臣,雖然如此巨案未有先例,但景和朝殺大臣也沒有先例。

隨後李大人又道:“要麼削籍為民,抄沒家產,永不敘用!”

這個判罰,還算寬鬆。殿中暫且安靜下來,眾人紛紛尋思李主審提出一寬一嚴兩種說辭的用意何在,就連天子也一臉好奇

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求月票!)

原創律例律例,律之後還有例,而例就要靠人去抉擇,國朝的例就掌握在如今文華殿中數十人特別是天子手裡。╱оΟ

李佑當這個主審,很大程度上就是站在前臺負責技術程式的。他做出的一切判決都要經過廷臣公論並無意見後,再由天子做出最終裁定並生效。

殿裡眾人對李佑兩個截然不同的判決選項,放在心裡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