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歷事名義的非正式的打擦邊球;第三,說不定日後辦報廳升格,當主筆主編還能獲得品級冠帶。有這三點,只怕正常點的監生選擇都是要千方百計躋身辦報廳。
看來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李佑又問道:“辦報廳那邊可曾說明,什麼時候重新開始招聘人員?”
白斯文皺眉道:“這倒未曾聽說,只說讓大家等待訊息。”
李佑本來並未多想什麼,但聽到白斯文這個回答,當即有所警覺。這難道是用變相的法子,故意與自己過不去?
自己若想招用人員,估計只能等國子監辦報廳招聘完畢後才能開展,而且還要從沒有去衙門歷事機會的監生中挑選。
但換句話說,只要辦報廳不重新開始招人,國子監監生只怕就對進入辦報廳還抱有希望,那就不輕易會到自己這裡報名。他們要是拖上三五個月,自己就乾等著三五個月?
“這訊息是誰釋出的?”李佑問道。
“據說石祭酒部分清退人員後,新來的副總裁官覺得人不敷用,意欲重新招人,只是時間遲遲不定。”
看起來是很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無話可說,但李大人從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尤其是官場中與自己相關的人和事。難道真會有這樣的巧合,巧合到了那個叫孫一江的副總裁隨便一個決定,正好卡住自己招用監生?
李佑忍不住仰天長嘆,“本官實心做事,怎麼總是會有不做實事的陰險小人出來掣肘!”
白斯文無語,李大人的境界他真不懂。如果自己開報坊與朝廷辦報廳打擂臺也算做實事,那麼李大人確實是“實心做事”。白監生也真搞不懂,朝廷居然對李大人坐視不理,直到現在也沒有取締他。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就請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書。如有章節錯誤請與管理員聯絡。本月為您推薦唐家三少最新鉅著《絕世唐門》
看最快更新,就來
列表
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
人都是趨利的,今天監生不認私人報坊這塊牌子,李大人也莫可奈何,這不是靠口才忽悠就能忽悠起來的。
崔先生焉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總編夢破碎?他出主意道:“流落京城的落魄文人很多,其中不乏各地英才,東主不妨於其中招賢納士。”
白斯文擔心李大人強行利用權勢,逼迫自己離開國子監加入報坊,弄不好就從蹭皇糧的變成吃工薪的。作為一個有夢想有志向的人,他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違背自己的志向。
所以白監生這時也連連點頭的勸李佑道:“崔先生所言極是,京城何處無芳草,文人士子比比皆是,督學老大人又何必單在國子監招人。”
“那不行,必須招納監生!”李佑想都不想,便堅定的否決了崔先生的意見。這不是因為他多麼鍾愛國子監監生,而是出於很現實的通盤考慮。
其一,國子監即便被科舉制度擠兌的邊緣化,成為不得志秀才的集散地,但仍舊是名義上的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監生俗稱太學生,這招牌對出身科舉清流的官員而言無所謂,但在民眾心中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如果報坊從主編到主筆,一水兒的都是正牌太學生,立刻就能夠在民眾心目中樹立起良好靠譜的形象,一文錢廣告都不用打。
試想一下,若報坊裡充斥著各種來頭的三流書生和野雞文人,那將如何?別人顯然就會先看低幾分,只當是拼湊草臺班子編寫說書段子。
其二,國子監監生裡除去混日子的權貴子弟,普通監生雖然不見得水平有多高(水平高的都去考科舉了),但經過常年累月的訓練。文字素養方面都是有基本保證的。至少總不會太差。給他們規定幾條新聞寫法就可立刻使用。
這樣免去了繁瑣的考察和訓導,能夠讓報紙快速的步入正軌。若去街邊找幾個文人回來,鬼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水平。只考察鑑定就要費很大工夫。
現在李佑和國子監辦報廳打擂臺,是與時間賽跑的,沒那個工夫慢慢考察挑選人才。從國子監選拔監生充當主筆和主編。乃是最快捷省事的辦法。
崔真非有點畏難,“與其在此碰釘子,另尋他路也未嘗不可。”
“不必多言,我輩行事,自當迎難而上!”李佑斬釘截鐵道。他略一思索後有了幾個腹案,只是拿不定主意。當前先要做的,應該是去探明那個辦報副總裁官、福建道監察御史孫一江的真實態度。
最近國子監再典籍廳旁邊清空了一個院落,作為辦報廳地點,而原典籍廳只當成印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