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之下,使得安南問題愈演愈烈。
唐豆望著張太后說道:“具體要怎麼做你們還是要自己商量著辦,我不會參與你們的政務,只是給你提個建議。不過……”
望著緊張盯著自己的張太后,唐豆嘆了口氣說道:“張太后,宣德年號只有十年,你要早作打算。”
“什麼?”張太后雙腿一軟,險些沒有癱倒。
唐豆嘆了口氣,望著張太后說道:“言盡於此,我回去了,張太后保重。”(未完待續。)
第545章 萬爐之尊
唐豆抱著那個碩大的宣德爐走進耿老的房間,幾位老爺子全在,他咳嗽一聲:“外公、爸、師父、耿伯伯,那隻宣德爐我拿回來了,你們掌一下眼。”
幾位老爺子回頭,當他們看到那個碩大的宣德爐時,登時驚呆了。
幾位老爺子博聞廣記,可是他們也從未在任何史籍上聽聞過宣德爐竟然還有這樣一隻龐然大物存在。
如果這隻宣德爐真的是宣德三年制造的那三千隻宣德爐中的一隻,那麼這隻宣德爐絕對可以被稱為萬爐之尊。
其實唐豆第一眼看到這隻宣德爐的時候,他就知道這隻宣德爐肯定是明宣宗鑄造的那批宣德爐中最為尊貴的一隻,而明宣宗將這最為尊貴的一隻宣德爐用在供奉自己的祠堂中,從側面上也能反映出自己對朱元璋子孫影響之深。
其實唐豆不知道朱元璋經常在自己的子孫面前說這樣一句話:沒有唐仙,就沒有大明,沒有唐仙,朕可能永遠只是一個放牛娃。
如果唐豆知道這句話,他可能也就明白明宣宗朱瞻基為何會特意鑄造這樣一隻宣德爐,還把這隻宣德爐放在被列為皇宮禁地的唐仙祠,作為供奉自己的一件禮器。
耿老本來就是依靠在床頭,此刻見到唐豆懷裡捧著的這個宣德爐,竟然情不自禁的雙腳著地站了起來,快步迎向唐豆顫聲問道:“這是宣德爐?這就是你說的那隻宣德爐?”
耿老一句話問出了兩個意思,前半句話完全是質疑的意思,因為從古至今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世上竟然有如此碩大的宣德爐。而耿老的後半句話則是想要聽到唐豆親口確定這隻宣德爐是否就是他說的那隻宣德爐。
別的不用說了,只要這隻宣德爐能夠確定真的是宣德三年制,那絕對比唐豆上次送拍的那隻宣德爐價值高出了千倍百倍,不,是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這是真正的國寶,其價值恐怕絕不會亞於王羲之的那幅《蘭亭集序》,就算說它是國之重器也毫不為過。
秦彥培和周老見到耿老竟然下床站了起來,他們嚇了一跳,急忙一左一右扶住了耿老,不過卻沒有勸說他躺回床上去。
面對這樣一隻宣德爐,勸說耿老躺回床上去那是不現實的,別說是耿老了,就算他們兩個都感覺到熱血上湧,甚至已經感到了呼吸困難,有了窒息的感覺。
這怎麼可能是宣德爐?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宣德爐?
宣德爐說白了不過是一個香爐罷了,除了日常焚香以外,主要是作為禮器使用。這麼大的宣德爐,難道是宣德皇帝用來供奉朱元璋使用的?
楊一眼微微皺眉,黑著臉問道:“這小子拿回來一隻什麼宣德爐?你們竟然會激動成這樣?”
其實……楊一眼現在恨不得狠狠的抽自己一巴掌。
你這個老東西,當年為了關榮飛那個畜生,竟然一時衝動自剜雙目,如果留得好好的眼睛在,豈不是能夠親眼目睹這小子拿回來的這個宣德爐?
世人皆知宣德爐,可是真正存世的宣德爐卻是沒有一件被人們認可是真正的宣德三年制。
明宣宗耗費無數珍稀金屬,聚集了天下名匠,精益求精,一共鑄造了三千隻宣德爐,除了皇宮使用之外,還拿出一小部分賞賜臣子,可是後來這些宣德爐卻大多被重新溶解,當世存世的已經不足其一。在歷經後世數百年,真正宣德三年制的宣德爐早就已經成為了傳說。
後世也曾經無數次出現宣稱是宣德三年制的宣德爐,其中倒也不乏精品,可惜,經過歷代專家鑑識,卻無一是真正的宣德三年制。
上次唐豆送拍的那一件宣德爐,楊一眼和周老兩個人都曾經上手,還專門為那個宣德爐出具了一份證明,證明那件宣德爐是真正的宣德三年制。
當時如果不是唐豆說出他那個建造博物館的計劃,楊一眼和周老兩個人是絕對不會同意唐豆將那個宣德爐送拍的。
那個宣德爐盤龍雙耳造型,雙耳間距二十六厘米,這麼大的宣德爐已經堪稱是宣德爐中的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