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線黑乎乎的山脈和沙灘,便問到旁邊經驗豐富的導航員,說這是阿非利加的哪。
“是克魯裴亞!前面是涅波里斯。”導航員稍事判斷了下地形標誌,回答說。
“那就發出訊號,叫所有船隻靠岸。”騎兵長官說。
但導航員與舵手都不同意,他們對騎兵長官抗議說,克魯裴亞的沿岸許多礁石和山崖,谷地裡很可能潛藏著敵人的騎兵,這時候貿然靠岸,會使得部下遭到很大的損失,“不瞭解海洋的人,也就根本談不上了解陸地。”李必達被舵手如此嗆聲,但也只能忍住,沒辦法在這兒就得聽他們的。
結果,瞭望員很快就又呼喊起來,原來是在對面的海域,出現了龐培方的艦船,大約是從克爾基島上來的,那是個很大的島嶼,並且有淡水河流與森林,是個再適合不過的艦隊基地。李必達的艦隊,是戰鬥艦船呈鳥翼般衛護在前方,而所有的平底船運輸艦都集中在後方,這樣可以防止敵人艦隊側襲,也能突破它們的攔截封鎖。
巧的是,龐培艦隊的總指揮官,恰好就是在先前馬塞利亞海戰裡慘遭失敗的納西狄烏斯將軍,他的兩位副將,則是先前駐守奧利庫姆港的米羅基烏斯與維斯皮洛,這仨都是李必達的手下敗將,當他們看到對方的旗號後,都嚇得魂不附體,隨後扯起了風帆,朝著克爾基島的方向遁逃。接著李必達的艦隊也在大風裡亂了套,有的戰鬥艦船直接追著龐培方的船隻而去,有的則繼續朝前行駛,而有的則準備靠岸,待到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太陽西墜後,李必達只能控制住周邊的幾十艘船艦了。
待到清晨後,風勢減弱,李必達清點了下還跟上的艦船,隨後詢問導航員,到了什麼地方,對方爬上了艦頭的高塔處觀看了會兒,很無奈地說他沒有把握,但是昨晚我們都是順著強風到這裡,按照推斷的話,我們也許已經越過萊普提斯城了。
這下,所有人的心情都一凜,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不過幸虧李必達預先有所準備,他設立了兩個副旗艦,由佩特涅烏斯與賽哈爾分別坐鎮,這樣可以有效加強對整個龐大艦隊的指揮。
那麼這兩位也應該可以收攏大部分的船隻來吧,現在就算越過萊普提斯了,我們也得先上岸去,李必達便小心翼翼請示了導航員和舵手後,得到批准遂下令所有船隻靠岸。
聽海上專業人士的果然沒錯,那是片和緩蜿蜒的沙地,船隻很順利地紛紛靠岸下錨,槳手開始乘坐小船,率先上岸,打下木樁用於栓系船隻,隨後開始尋找水源,而在灘頭再往前兩個弗隆的地方,有個孤立的高地。
隨即百夫長開始統計上岸的軍馬人數,最終李必達發覺,伴在他身邊的只有六軍團的一半,大約兩千五百人,外帶二百名維比奇納斯騎兵。“在灘頭燃起篝火,豎起銀鷹旗,這樣其餘的船隻就會盡力朝我們靠攏!”李必達站在淺灘海水當中,隨即他要求所有的騎兵,疾馳到那座高地上宿營去,監視四周的情態,待到其餘步兵立營完畢後,就哨探周圍的城市,確認自己的位置。
第33章孔狄西烏斯的答覆(上)
事物並非因為它有意義才出現,而是因為它出現才有了意義。”——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
+++++++++++++++++++++++++++++++++++++++++++
很快,派出去的哨探騎兵就和敵人的騎兵發生的戰鬥。
地點就在高地下的河谷之地裡,幾名上岸的槳手跑得飛快,帶著陶罐跑去汲水,結果果然有兩千名茅利塔尼亞騎兵在谷地裡埋伏,他們本是準備前往萊普提斯去取軍餉的,結果剛好遭遇到了李必達的登陸軍隊。
這群騎兵面板和努比亞人差不多黝黑,全身沒有什麼鎧甲,光著腳騎在矮小毛長的非洲駒背上,攜帶著標槍作戰。
結果就很明顯了,二百名維比奇納斯騎兵,將二千名茅利塔尼亞騎兵打得屁滾尿流,他們的標槍很難殺害到高盧人的鎖子甲與盾牌,但高盧人手裡的斯巴塔砍劍,則能輕易將這些毫無防護的騎兵給砍得肢體橫飛。
逐退了這群騎兵後,李必達當中有幾十個膽子大的,就一路追著他們,結果發覺這群人全部進入了個叫哈德魯莫姆的小城們自守起來。接著這些高盧騎兵,就再度到傍晚時分跑了回來,將情況告訴了李必達。
得知這個訊息後,旁邊的薩博即刻詢問了這些騎兵,從此處抵達哈德魯莫姆的路程,得到相對精準的答案後,薩博就在支架桌上,用尺子和手咬著牙細心比劃著。不久他告訴李必達。確實船隊已經過了萊普提斯整整四十個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