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密的保護膜,從而減少水分流失。很多蔬菜,尤其是葉子菜,本身很薄,在高溫下很快就被炒熟了,比如空心菜、豌豆苗、菠菜等。所以清炒素菜的關鍵在於動作要快,一次不能炒太多,下鍋後快速翻炒,迅速加入調料,菜蔫了就出鍋。炒得好的素菜應該保持著天然的綠色。

炒菜的原料需要切得均勻,不管是主料還是配料,否則小塊的先熟,等到大塊的熟了,小塊的已經熟爛了。對於切片的菜,重要的是厚薄均勻,片的大小對於熟的速度影響很小,隻影響美觀;對於切絲的菜,則是粗細均勻更重要,而長短隻影響美觀。蔬菜的不同部位熟的速度相差較大,比如炒菠菜時最好把葉子和葉柄分開,先下葉柄炒一會兒再下葉子,豌豆苗則問題不大。而空心菜則應該把莖和葉分開,莖(有很多人是不要這部分的,如果要的話)可以先炒或者炒到大半熟時再下葉子。

教你讀懂減肥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是減肥食品,多吃點兒……”,“這個東西吃了長胖,不能吃……”。人們經常把長胖或者減肥歸結為吃了某種食品。其實,這如果不是別有用心的誤導,就是出於人們的誤解。

體重的增減跟一個人的積蓄一樣,是由收支兩方面決定的。差別只在於,對於家裡的積蓄,我們希望越多越好,而對於體重,大多數人則是希望減輕或者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人的生理機能方面的因素——比如某些參與生化反應的酶等——固然對於肥胖有著“內因”的影響,但這些方面是我們改變不了的,所以我們能做的,只能從“外因”角度施加一點兒影響。

人體每天吃進食物,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代謝,產生能量。這些能量供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果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超過了人體所消耗的,多餘的那部分能量就會儲存起來,最終轉化成體重,就跟掙來的錢沒有花完就增加了積蓄一樣。體重的增減不取決於吃了什麼,而取決於能量的收支狀況。所以,要減肥,就要讓人體處於“赤字”狀態,要長胖就要處於“年年有餘”的狀態。

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在於,一方面,每個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並不一樣;另一方面,人們每天攝取的能量也不好計算。我們吃的任何食物,無論是米飯、蔬菜還是肥肉、水果,以及飲料零食,都提供能量。而且,沒有哪一種食物提供的能量比別的食物“優越”。換句話說,水果提供的能量並不比肥肉提供的少長肉。核心問題在於總共攝取了多少能量,而不是吃了什麼食物。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餓了就吃東西,渴了就喝水或者飲料,基本上是遵循自己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吃喝的時候,滿足的是“充飢”、“解渴”,或者“好吃”、“好喝”,而不會特別在意吃了多少。“渴”和“餓”的感覺跟身體的能量需求並不是一回事。不同的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不一樣,所謂的“減肥食品”一般是低熱量食品,就是說吃進相同的量,所提供的能量少一些。比如常規酸奶一桶8盎司(227克左右),能量可能高達240千卡,如果是無脂酸奶,能量能夠降低一半左右。所以,無脂酸奶可以算是一種“減肥食品”。但這並不是說吃了它可以減肥,而是說吃進同樣的量,它所提供的能量更少。目前所謂“減肥食品”的開發,基本上就是開發低熱量食品。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要吃一桶酸奶,從常規酸奶換到無脂酸奶的話,的確是對減肥有利。但是,如果一個人本來不吃酸奶,因為“減肥食品”這個說法而每天吃一桶無脂酸奶,但是又沒有相應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量,那麼這個“減肥食品”只會“增肥”。就像攢錢,賣房子賺的錢和賣早點賺的錢在銀行賬戶上沒有區別,只是賣房子可能賺得快,賣早點可能賺得慢。如果從賣房子改賣早點,一般會減慢攢錢速度。但是如果在賣房子的同時增加了賣早點,還是會增加攢錢的速度。

人體是個很複雜的系統,吃進相同量的東西,所產生的“飽足感”可能相去甚遠。比如一桶無脂酸奶和一杯橘子汁或者可樂含有差不多的能量,但是多數人會覺得吃了酸奶要“飽”一些。

開發“減肥食品”,就是尋找能夠讓人產生“飽足感”但是能量少的食物,這些食物本身並不是“治療”肥胖的藥物。它們的作用,只是讓人們不再有“飢餓感”,從而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目前,一般認為糖類食品在產生“飽足感”上的效率比較差,而膳食纖維是良好的選擇。天然食品中的豆類、穀類雜糧,一些蔬菜如西藍花、花菜、胡蘿蔔、土豆、紅薯、洋蔥、芹菜等,一些水果如李子、梨以及黑莓等,都是含有較多纖維的食物。但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