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心裡指不定會怎麼想。
他們昨晚上,可真是沒做什麼。
封煜第一次給人穿衣裳,比起錦繡那一次更加沒有頭緒。好在他觀察力驚人,沒有出什麼差錯。
錦繡卻嫌棄地不行,他穿的不好,尤其是穿小衣的時候,磨磨蹭蹭地系不上帶子,還不讓她自己動手。等衣裳弄完了以後,已經過去好時間了,錦繡尋思著,皇上這就是為了體驗給人穿衣裳的樂趣,哪裡是什麼體貼不體貼的。
從那日後,錦繡便發現皇上對她似乎不再溫柔了,若是以前,她不願意做的事,皇上肯定不會強求,她想做的事,多求幾遍也是可以的。如今皇上對她的時候,明顯強勢許多,若是他想做的事,即使自己不願意,最後,也是攔不了他的。
皇上似乎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正直。
雖說每次看著衣裳半褪的樣子很誘人,但是每次受罪的還是錦繡,次數久了,難免會抱怨,不過皇上不會採納就是了。
這邊兩人晚上過著沒羞沒躁的生活。
封煜自從有了錦繡,每日都宿在杜蘅殿,因為錦繡年齡小,怕他受不住,過得也寡淡。如今既然放開了,肯定不會就此收手。
不過夜裡胡鬧,白天該做的事還是一樣不落。
錦繡在深宮中,對外面的事所知甚少,知秋幾個,在宮裡打探訊息的手段是一流的,不過宮外可就一直沒有關注了。所以,她每日過的輕鬆自在,絲毫不知道前朝發生了什麼。
吏部那件事被查出來以後,犯事官員之中,也是有那位作證的侍郎是被免了罪責,但是也被剝了官階。顧正林並吏部一干人等都被打入天牢,擇日處斬。
除此以外,這些官吏的家也被大理寺的人給抄了,抄出來的家底,豐厚地叫人咋舌。
於此同時,山西太守濫徵賦稅一事也被人揪了出來,直到山西太守楊振業被帶上大殿問罪,眾人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事。
皇上這一手,打的人猝不及防。
先是扳倒了吏部,隨後又懲治了山西一地多有涉事的官吏,將楊家貪墨的賦稅返還給百姓,其餘的銀兩也拿出來興修水利,推廣良種。楊氏一族的男子,為非作歹,魚肉百姓之輩都被流放三千里,以示法度。除此以外,還昭示天下,魏國之核心實田畝,日後土地買賣皆要登記作冊,以此作為徵收兩稅的依據。民間百姓中稱封煜明君聖主的呼聲益高。
大魏開國至今,其中君王大多是勤政愛民,少有荒淫懈怠的,不過即使是這樣,被百姓心甘情願稱為明君的也只有兩位。
如今皇上能做的這樣的程度,也算是不易了。
更難得的是,一下子撤掉這麼多官吏後,替補的官員很快就安排好了。細心的朝臣看了,都是近幾年科考中排在前十卻沒有金榜題名的人,若是現在還不知道,那就是傻了。
皇上明顯是在下一盤好大的棋,早就著手安排了,如今是早已佈置好了,才叫人出手。吏部那些官員就是再大的能耐,也不能貪墨朝廷那麼多銀兩,還最後都被一筆不落地查了出來,原來背後都是皇上安排的。
那些平時有些小心思的,不得不重新估量估量自己了。
鎮國公自楊振業在朝堂上被處死刑以後,回到府上以後便精神恍惚,日漸消沉。
鎮國公府可以沒有山西楊氏,不過相應的,勢力也會損失許多,更何況,皇上幾乎是將吏部連根拔起了,鎮國公在朝堂之上能說一不二,多是靠著這些人的支援。
如今吏部已然是皇上的親信。
皇上做事向來循序漸進,步步為營,下一步,恐怕要動的恐怕就是他鎮國公府了。
鎮國公自然不願這樣服輸,煩躁了幾日,漸漸理出頭緒,只要皇上還沒有真正下狠手,這件事便有迴轉的可能。
☆、71。第 71 章
九月底的時候,玲瓏幾人終於將衣裳做好了。
拿給錦繡看的時候,封煜剛好也在這裡。錦繡看了一眼衣裳,象徵性地問了問封煜“皇上,你覺得如何?”
“尚可。”
雖是這樣說,可頭也沒有抬,也不知道是用的什麼看。
不過錦繡見他這樣反而開心了些,湊上去親了親他的臉頰,蜻蜓點水,等封煜再看向她的時候人已經跑開了。
真是跑地比兔子還快,封煜失笑。
也不知皇上是對這件事上了心還是怎的,第二日杜蘅殿裡竟然來了好幾個掌事姑姑,說是逢皇上之命來為錦繡量體裁衣的。錦繡想問清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