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部分

第47章無以復加(求定閱!)

“歷時九日之東北衝突業已告一段落,我英勇之帝國近衛軍將士,於衝突期間,對日軍兩個師團實現殲滅性打擊,困乃木兵團於奉天,囚滿洲軍於鐵嶺,近全殲川村軍團於撫順,克城而不入,可謂令日軍羞至極至,又以劣勢之兵死守大連而不失,雖於奉天、鐵嶺、撫順、大連等諸地實施停火,然戰役目標以達,中立地位得保,日俄陸戰得緩,九天衝突之中,我近衛軍繳獲日軍聯隊旗三面,斃傷敵逾十萬人,九日之功,俄人十三餘月所未得。然今日,竟有居心叵測之輩,於報紙揚言,此戰我國明為平手,實為慘敗,內,兵士傷亡慘重,近六萬之青年血灑疆場,外,與平等待我之友邦交惡,竟又假言,此戰明為確保中立,實則為帝國之政府甘為歐美之走狗,然其卻無視我軍戰役目的已達,我國因此戰國際地位明顯提高,列國均言稱,今日之中國,絕非昨日之滿清所能相比。觀其言,實無恥至極,觀其行,又可恥至極,此等無恥之徒,留於世間又有何用,若不究其之罪,帝國律法何在?世間公道何在血灑疆場將士之名由其辱之,忠魂英靈豈能安享凌煙閣”

一張報,一篇文只攪得中國政壇一陣風起雲湧,所起皆因22日,中日談判初起,雙方同意於奉天、鐵嶺、撫順、大連等地實施戰地停火後,第二天,《民報》即以“將士疆場灑熱血,助國為列強之卒”,甚至還假以漫畫,漫畫中穿著皇帝低頭哈腰的向另一皇帝獻著媚,而在他的腳下,盡是一堆白骨。

這篇文章和報道吸引了他人的眼球,更在國內引起了一翻爭論,在上海警察局要求查封報紙時,卻租界工部局給駁回,當天下午,各地警察局派警察查封了《民報》在南京、武昌、廣州等地發行點,而《民報》卻是共和派最重要的輿論陣地。

而第二天,多家報紙同時在頭版刊載的《嚴懲國賊》的報道,更是把事件直接推上了最頂點,在有小報質疑警察查封報紙是否符合“言論自由”之精神時,內務部即時給出回應稱“根據戰時條例,內務部有權查封任何散佈與國家安全有違之報社”,然後又林數民報報道中諸多誹謗。

這一次出人意料的,皇帝本人卻保持了低調,即未發表看法,也未過問此事,甚至於就是在諮議院內的諮議員們遞交報告時,也只是批了“知道了”三字,而未像過去批示什麼“相信司法”之類的話語,不過這種不表態反倒讓那些加入共和派的投機者紛紛動搖起來,短短一天內,先後有數百人以“民報擅發有違民願之言無恥言論”宣佈退出共和派,轉而向保皇黨示起好來,任何人都無法否認一點,絕大多數政客,都是牆頭草罷了。

在外界談論著這次陛下將用何等雷霆之怒“收拾”民報和共和派時,在皇宮政務樓二樓寬敞的陛下辦公室內,面色嚴肅的陳默然正在聽著查志清的報告。

“總之,為確保帝國政局穩定,陛下必須要對共和派施以鐵腕,共和派今日能以政見棄國家大事於不顧,他日即可以決國家命運之時,棄國家而轉投敵國之懷”

站在陛下的面前,查志清一語作出了他的報告總結。

身為帝國調查局局長,調查局所負責的是國內安全事物以及跨省案件處理,雖說調查局成立尚不足一年,但現在的調查局,早已遠非去年初成時,只有百多名工作人員的機構,而是一個分支機構分佈於全國各省,擁有近兩千名探員的龐大安全機構。

作為局長的查志清,從法國、英國聘請的最優秀的偵察專家,在每個省都建立機動警隊,配備汽車和與軍隊相同的制式裝備,使用最新技術,包括電話、電報、指紋記錄和疑犯畫像等,現在的調查局,在查志清看來,其情報工作甚至不遜於他的前任“老闆”掌握的情報局。

“陛下,如果需要的話,調查局可與軍隊配合,在一天內逮捕所有可疑分子,同時,陛下,現在帝國政權已趨於穩固,即便是被逮捕者中,涉及政府官員亦不會影響到政府工作運轉”

查志清說出這番話時,顯得底氣十足,早在創辦調查局時,他就根據在黃埔軍校圖書館的工作經驗,建立了“激進分子”登記卡。

在調查局成立的最初半年之,調查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收集建立資料庫,由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套登記不同思想的人們和主張在中國建立共和政權、在中國實行民主和種族容讓政策的協會、俱樂部、聯合會、團體的卡片集,在調查局總部有數個房間被數百個檔案櫃的十數萬張卡片塞得滿滿的。

而在那上面登記的人都被查志清視為中華帝國國家基礎的敵人,在他看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