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外。可是,中國方面這種事先不打招呼的做法,既使赫魯曉夫老鼻子不高興,也使他犯了難。第一,莫斯科方面並不知道中方的真實意圖,也不知道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到底會走多遠;第二,赫魯曉夫此時正在想方設法緩和同美國的關係,中國這一炮擊,對他和美國拉關係十分不利;第三,美國方面已經公開宣告站在蔣介石一邊,作為中國的盟友,蘇聯不能不有所表態,不支援中國,有悖於中蘇同盟,如支援中國,則有可能使自己捲入中美衝突並由此引發蘇美戰爭。

“完全一致”的背後(7)

對於蘇聯人來說,並不像毛澤東那樣以樂觀的態度對待戰爭。毛澤東認為,帝國主義要打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打完了照樣搞建設。赫魯曉夫可不這麼看,蘇聯的衛國戰爭雖然最終獲得勝利,但也是損失慘重。二戰結束之後,蘇美之間雖然搞對抗,但也只敢搞冷戰,誰也不敢真正把戰爭發動起來,特別是核戰爭。在蘇美直接的軍事對抗上,兩國叫喊都很兇,但誰也不願也不敢走得太遠。

金門炮戰之後,赫魯曉夫決定派外交部長葛羅米柯來華探底。

在葛羅米柯來華前一天,即9月5日,周恩來接見了蘇聯駐華使館參贊蘇達利科夫,表示中國炮擊金門、馬祖並不是就要武力解放臺灣,只是為了懲罰國民黨部隊,阻止美國搞“###”。如果美國要發動戰爭,中國全部承擔起來,絕不連累蘇聯,也不會拖蘇聯下水。

9月6日,葛羅米柯來到北京,在當天的會談中,周恩來又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