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朱爾典一篇長篇大論,讓檯面上的三位中國大臣皆有些動容,德國雖然強,卻是短腿的歐洲屠夫,比起在東方紮根兩百年的英法兩國,力量無疑小得多,青島的德軍不超過一萬人,在三國的聯合下,兵敗只是時間問題,再加上外交領域的支援,很有可能收回青島,至少能保護奕…劻政權的安全。

“清楚了,之後我會將您的意思轉達給總理。”

梁敦彥點了點頭,到此為止,五點條款已經全部討論完畢,這場會議也接近了尾聲。

“祝我們接下來的談判一切順利,三位先生,你們瞧,香檳我都備好了。”

朱爾典微笑著和他們告別,在他們看來,中國人沒有退路,弱國的外交只在強國的羽翼之下。

趁著夜色,中方的汽車駛離了東交民巷,汽車上的三個人,懷著心事,卻沒交流。

其實,在中方代表來之前,奕…劻已經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放棄德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良弼,德國人和禁衛軍走得太近,後者幾乎就是翻版的德國近衛軍團,如果非要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站隊的話,奕…劻寧願選擇另起爐灶,和英法綁在一起。

那麼,現在只剩下了一個問題,良弼何時退兵?

這是讓他們三人頭疼的問題,也是接下來的談判死結。(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

(第二更)

“總理,條約都談妥了,就看良弼什麼時候退兵,別的洋人也沒再提什麼要求。”

從東交民巷回來,梁敦彥親自登門拜訪,向奕…劻簡要彙報這次談判的內容,載振也在一旁附和道:“阿瑪,總的來說,條約對咱們有利,洋人的意思是,咱們要給他們一個臺階下,只要軍隊撤出租界,他們就立馬退兵,明面上咱們吃點虧,實際上化解這次危機,他們也好給他們的內閣體面的交待。”

這個道理,奕…劻如何不知,簽訂條約的好處遠大於弊端,最起碼解了燃眉之急,但是還是那個問題,如何才能讓良弼退兵。

奕…劻在房間內來回踱步,終於停下了腳步,轉頭對二人說:“你們也知道,咱們和良弼此前撕破了臉皮,他絕不可能善罷甘休。”

“無利不起早,良弼沒必要和總理存心作對,他之所以擁兵自重,不過是有所圖謀罷了,他要錢,就給他,錢再多,也是武夫逞勇而已。”梁敦彥說道。

“那可是一千六百萬兩吶”奕劻心裡極不舒服,特別是在錢的問題上,他不願意做這種養虎為患的蠢事,“不是個小數目”

梁敦彥卻道:“良弼漫天要價,總理也未必真給他這麼多,五百萬,一千萬,數目可以一點點降下來,既然咱們能跟洋人談判,良弼自然也可以談談,總之,等條約簽了再說,以後怎麼辦那是以後的事。”

梁敦彥這麼一說,奕…劻有些動搖了,如今情勢危急,舉國上下一片謾罵,資政院又對他口誅筆伐,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得把個人情感放在一邊,讓自己這尊泥菩薩優先過了江再說。

想了想,他對梁敦彥說道:“此前咱們革了他的職,他恐怕不會領情。”

“總理,我看未必,良弼這次要錢心切,咱們或許可以一試。”梁敦彥接著出主意:“不管怎麼說,得先讓良弼先官復原職,以此緩和一下雙方關係,既然要談,總要先坐下來。”

“資政院已經撤銷了內閣的革職令,咱們這時候再。。。”剩下的話奕…劻沒好意思說出口,先前十三封電報明良弼撤軍的是他,臨陣革職的是他,現在又讓他官復原職,這不是自己扇自己臉嗎?再說,這也是多此一舉。

“資政院是資政院,內閣是內閣,咱們總要做出一番姿態來,不但要讓他官復原職,咱們還要多給他一些嘉獎令,虛銜,要讓外人知道內閣並非媚敵事外,也不是嫉賢妒能。”

奕…劻皺著眉,在反覆琢磨,梁敦彥和載振都不敢打擾,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要聽他拍板決定。

“崧生,你說的對,良弼光腳不怕穿鞋,以此要挾中央,當真是可惡至極,但咱們要顧全大局,萬事都要等到洋人退了兵再說。”

奕…劻攥緊了拳頭,毅然決然道:“載振,你給良弼發一封電報,今天晚上就發,先什麼也不要說,就告訴他官復原職,等等,不但官復原職,咱們還要給他升官,擢拔為東南五省外務全權大臣,再授予他一枚一等黑龍寶章,另外,租界內的禁衛軍,管帶以上皆有封賞,官拔一級,對外就說是為了讚揚兩江總督恪公盡職,除此之外,別的什麼也不要提,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