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就不如搞小派運用之方便了。因此政客之間的興趣,就集中於組織小派系,和組織小而收穫大的政治俱樂部了。
在老國會恢復之初,首先老的‘國民黨’和‘進步黨’都萎縮了。前者的骨幹乃另組其‘憲法商榷會’,和‘政學會’(後來南京國民黨政權中‘政學系’的始祖)一類的小組織,以便在當時最熱門的政治事件中,實際參加,併發生影響。一些滄海遺珠的國民黨員,則仍然株守於其老巢,什麼‘客廬派’、‘韜園派’,和‘丙辰俱樂部’一類的小組織。總之,原來號稱‘國會中第一大黨’的‘國民黨’,是被一些親孫、離孫,乃至叛孫的一些小組織代替了。
至於老的‘進步黨’,它也以相同的道理分裂了。其骨幹精英,在梁啟超等人領導之下,與袁世凱時代,就存在的老的‘研究系’(以梁啟超為首),和‘交通系’(原來以梁士詒‘財神’為首,把持了財政部、交通銀行,和鐵道運輸的親袁老官僚的無形政團)聯合,也組織了一個實力雄厚的‘憲法研究會’。因此,這個恢復了的‘老國會’,就變成兩個以研究憲法為名的政團短兵相接的戰場了。'參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