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3部分

非常驚訝,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交頭接耳,悄悄詢問剛上船的文雅英俊年輕人是哪家少爺?幾個年輕婆娘直勾勾盯著吳銘看,像是魂被牽走了一樣。

“兩角銀毫一位啊!”

搖搖晃晃的客船在船老大的吆喝聲中離岸,吳銘突然發現坐在船尾縮頭縮腦的兩名弟兄,只好搖搖頭不再說話。

眼尖的雷鵬早已發現,看到吳銘臉上無奈地笑容,便悄悄靠上去低聲稟報:“銘叔,早早我就知道他們要跟來的。”

“哦?你怎麼知道的?”吳銘笑問。

雷鵬不動聲色地回答:“出來的時候,我聽到二伯爺悄悄吩咐他們,要他們兩個一直盯著我們,要是出事,回去後就收拾他們。”

吳銘聽得有趣:“不錯,很機靈!以後繼續保持。”

呂魁元也湊過來:“大哥,到常山城辦完事,是不是去一趟衢州城啊?聽說衢州城比常山熱鬧百倍。”

吳銘心情大好:“沒問題,辦完事我們就去衢州城,怎麼樣也要到大城市逛逛,對吧?”

第一卷亡命天涯 第36章奢侈一把(上)

順流而下的木質客船雖然沒有機械動力,但因近期雨量充沛水流急速,下午四點就抵達終點招賢鎮碼頭。

吳銘三人加上兩名保護的兄弟沒有停留,但此時已沒有客船前往常山縣城,只能用三個大洋包租車馬行的馬車,緊趕慢趕終於在夜幕降臨之際進入常山縣城。

常山在東漢時期業已設立,那時叫定陽縣,縣治所在並不是現在的天馬鎮,而是東面剛才下船的招賢古鎮,南宋時期更名為信安縣,元朝又變更為常山,縣名因縣城南面有座常山而得。

經過千年戰火的摧殘,縣城早已沒有了城牆,但是官府在進城路口設定了哨卡,進城就必須得繳納,令吳銘略感放心的是,守城官兵只認錢不認人,進城不需要出具任何身份證明或路條,只要每人交足五個銅板,那些酒氣熏天的官兵就不再理你。

馬車穿過關卡,進入石板街道,吳銘突然想起當初山洞裡那位挺著個大肚子的方大嫂和兩個老人,記得聊天中方大嫂說她那倒黴的丈夫名叫方佑淳,被陷害入獄前是浙西保安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兼常山保安團團長,還說了一些常州、衢州和自家不少事,吳銘清楚地記得兩個老人是方大嫂的父母,姓張,家在上饒北面的德興縣城。

方大嫂八年前在杭州師範畢業後,嫁給了當時率部駐紮杭州的方佑淳,成了方張氏,從此過上了隨軍奔波的生活,三年前,隨著榮升浙西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常山保安團長的丈夫回到老家常山,直到年初丈夫遭陷害入獄。

此刻進入常山縣城,吳銘便想起這事,心裡頗為牽掛,不知方大嫂是否已贖出丈夫,粗粗一算她三個月前就應該生下孩子了。

“幾位客人,裕隆升客棧到了!”

車伕勒住馬匹大聲提醒,抬腿下車樂呵呵站在一旁,接過呂魁元支付的三個大洋連連鞠躬,態度相當熱情。

跟隨保護的兩個兄弟不等吳銘吩咐,已經快速付錢進入客棧,看到兩人和櫃檯裡夥計相談甚歡一副熟絡的樣子,吳銘猜想這兩個專門跟隨商隊的兄弟熟悉這家客棧,估計三當家李琨來常山就住在這裡。

“六哥,開兩間房就行,不用麻煩,我和魁元兩個住一間,再給我要包煙,‘三炮臺’行了。”

吳銘制止兩個兄弟為自己單獨安排一間房,四處看了看,發現這家客棧規模不小,跟隨領路的店夥計進入後面寬闊的院子,看到中間安置的玲瓏假山和周圍種植的花草,地面和走廊乾乾淨淨,環境也很清靜,倒是個好地方。

兩位兄弟給吳銘三人要了個二樓套間,近十平米的客廳中間有張八仙桌,牆上掛著精心裝裱的字畫,裡間是兩張並排放置的實木大床,上面鋪著精工製作的軟竹蓆,牆上也掛著字畫,門邊還有個造型古樸的衣帽架,床前有個書桌,總體感覺簡潔舒適。

吳銘到樓下洗個澡回來,發現客廳中間的八仙桌上已經擺上精美的菜餚,還有一瓶產自衢州的名酒“錢江春”。

由於吳銘沒打算把土匪當成自己的職業,不願意大家叫他四當家或者四哥,最後弟兄們想來想去,得出個折中辦法,不管年齡大小都尊稱吳銘為“銘哥”,孩子們都和雷鵬一樣叫“銘叔”,所以老六稟報完畢恭敬地詢問:“銘哥還有什麼吩咐?”

“加兩張椅子,一起喝一杯。”

吳銘說完,走到衣帽鉤牽掛毛巾,自認為是下人身份不敢同桌的兩個弟兄感動不已,另一個剛要開口推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