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讓我們來透視靖難之役。
要透視靖難之役,還應該從建文政治說起。建文君臣所推行的是一套與洪武截然不同的政策,他們變更祖法實行新政的思想是極為明確的。建文皇帝所倚重的大臣兵部尚書齊泰說:〃《皇明祖訓》不會說話,只是用新法便。〃 這顯示他們對祖宗舊制的蔑視和實行變法的決心。
我們先來看看建文前後刑法的變化。
建文帝長於深宮,自小接受儒家教育。各書均記載他〃仁柔〃、〃孝友〃,這種品格反映在他的政治生活中,則與朱元璋的嚴刑酷法相反。〃太祖春秋高,中外萬機,嘗付帝(建文)裁決。時尚嚴核,帝濟以寬大,於刑獄猶多減省,遠近忻忻愛戴〃 。據說,朱元璋曾經以律授皇太孫,皇太孫〃遍考經禮,參之歷朝刑法志,改定七十三條,帝覽竟,大喜曰:〃吾當亂世,刑不得不重。汝當平世,刑不得不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也〃〃 。建文所改七十三條,內容如何,今已不可考。有人曾考證建文所改者是例而非律 。不過由嚴改為寬,大概是確實的。
建文即位,繼續實行了寬刑的方針。他說:大明律〃較前代律往往加重。蓋刑亂國用重典,非百世通行之法也。……律設大法,禮順人情,齊民以刑不若以禮。其傳諭天下有司,務崇禮教,赦疑獄,嘉與萬方,共享和平之福。〃 這樣做的結果是〃罪至死者,多全活之。於是刑部、都察院論囚,視往歲減三之二,人皆重於犯法〃 。因此,建文二年(1400年)詔曰:〃頃以訴狀繁,易御史臺號都察院,與刑部治庶獄。今賴宗廟神靈,斷獄頗簡,其更都察院仍漢制御史府,專以糾貪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