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著作等身,而且《再見吾愛》的電影是非常經典的,採用電影大師焦先生的譯本是非常切合的。但我們在核讀完原版圖書後還是最終放棄了焦先生的譯本,主要是因為臺灣與內陸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語言表述上的障礙,也有原版版本選擇上的不同。
午夜文庫特別是大師系列一般都會選擇出版大師的一系列成名作品或者代表作品,在這一系列中,書與書之間都有些必然的聯絡,人名、地名甚至器具、物品、資料以及酒館的名稱、妓女的綽號等所有相關名詞需要完全統一,作品習慣的用語、語言表述的風格、人物的心裡描述等等都需要對照原文做全面的統一和規範。例如在《八百萬種死法》裡出現的“小孩手套酒吧”如果在《酒店關門之後》又出現,你就不能翻譯成“孩童手套酒吧”。同樣的,在這本書裡這種酒確定了譯為“轟炸機”在另一本里酒不能譯成“B—52”。所以,午夜文庫除了譯者翻譯、編者編輯外,還有一個專門的統審,他要做整個系列內容的統一,他既要看譯本,還要核原文。一部二十萬字的小說,要在一年內完成翻譯、統審、編輯加工等工作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按照午夜文庫的標準來確定的話那基本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午夜文庫為什麼儲備了兩百多部大師的經典作品但出版速度始終十分緩慢的主要原因。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謝剛:漫長的等待(4)
錢德勒作品的經典性也使得我們在選擇譯本上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錢德勒自敘式的作品風格和具有強烈張力、極具個性化的語言特色為他作品的翻譯增添了難度。更為作品風格的統一增添了難度。錢德勒作品的語言不僅僅是美、是幽默,而且具有無可名狀的磁性和魅力,讓無數人迷戀:“我是個沒有家的人,到現在,還是”“一個男人,每年至少要酩酊大醉兩次,這是個原則”“警察也是人呀”“他們以前是。我聽說”等等,錢德勒的作品是讓人讀了之後跺著腳說“趕勁、趕勁”的。沒有人能抗拒得了錢德勒語言的魔力。為使這種語言風格在不同的譯者筆下得到有效的統一,三個人編輯了近半年,造成的直接後果是他們每個人都會大段大段背誦錢德勒的精彩篇章。據說臺灣臉譜出版公司編輯錢德勒作品的同仁更瘋狂,掉進錢德勒“語言魔圈”裡出不來,乾脆編了本《錢德勒語錄》了事。
錢德勒作品的設計似乎不好再用挑剔來表述,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吹毛求疵”了。迄今沒有聽說哪個出版社為了一個作家的作品設計了六十多種不同的封面,似乎只有新星,似乎只有錢德勒。
在錢德勒之前,午夜文庫出版的大師系列偵探小說,一直採用統一的裝幀模式,長32開,紅封面,燙銀字,精裝。這個設計從封面到腰封到扉頁正文,都是午夜文庫的編輯人員與設計師磨合了近半年才確定的,我們的封面材料是指定一家紙張公司從國外專門定購的,正文用紙也是國內的一家著名的造紙企業按照我們設定的要求(例如平滑度、白度、膨脹係數、草木漿含量等)專門定製的。我們封面所用的荷蘭板也是具有突破性的,在我們之前,很少有書用一毫米厚度的荷蘭板做封面的。我們甚至還做了一套黑色封面和一套紅色封面,各印了500本,寄給專家、學者、偵探迷、媒體和銷售商等,廣泛徵求意見。最終選擇了紅色封面。這個設計很大氣,也很雅緻,許多讀者都表達了對這個設計的喜愛和肯定。當然,也有朋友給我們提了一些建議,比如,偵探小說最好是先出平裝本,然後再出版精裝本。我們是採納了這個建議的。
所以,從錢德勒開始,午夜文庫大師系列就先從平裝本開始。(馬修·斯卡德系列例外,因為這個系列共16本,已出版了9本,後7本延續了過去的裝幀形式)
平裝本其實就設計而言,尤其是按照午夜文庫的設計要求,比精裝本更具挑戰性。這個挑戰,在錢德勒身上得到了驗證。錢德勒《漫長的告別》一個封面,我們共設計了六十多稿,一本書,設計了六十多個封面,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但確實是事實。
我們曾經分析過日本的推理小說設計,也研究過臺灣和歐美的偵探小說封面和開本,甚至我們還曾經想用電影海報的形式來設計錢德勒小說的封面,但最後都放棄了。曾經有一個封面我們都非常喜歡,是一個在加拿大工作的中國設計師設計的,她用細管筆一筆一劃手繪了一幅精緻大氣風格獨特的封面,也很符合錢德勒的韻味,但由於她選用的是小說裡的一個場景,很容易從封面上看出故事的端倪,最後我們還是忍痛割愛了。這也是為什麼錢德勒作品的出版一拖再拖的原因,因為正文其